本文作者:admin

回族的风俗习惯

admin 2020-10-21 88
回族的风俗习惯摘要: 回族的民族习俗都有哪些?回族的独特生活习俗与礼仪习俗,是在回族形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较深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从宏观方面说,它是回族人民为适应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境遇和社...

回族的民族习俗都有哪些?


回族的独特生活习俗与礼仪习俗,是在回族形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较深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从宏观方面说,它是回族人民为适应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境遇和社会生活需要,约定俗成、世代伟承、共同自觉遵守的思想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因而他带来浓厚的宗教性与民族性,从微观方面看,分散聚居于全国各地的回族,由于种源、教派、客观环境和文化类型的不同,又具有复合性、地域性的特点。回族民俗和其他民族的一样,作为历史和社会的产物,必然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他随着历史发展而发展,保存其优秀的、先进的、淘汰其过时的、落后的,以适应不同国情和时代潮流的需要。各民族的经济发展基础与发展水平有高低与发达落后之分,民族本身和民族文化绝无优劣高低之分。对于回族中具有独特色彩、深刻民族性与广泛群众性的风俗习惯,我们应视作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组成部来研究对待。

1、回族的生活习俗与禁忌习俗

回族长期与汉族杂居,为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禁忌习俗(禁猪、禁食自死动物、禁烟酒、禁偶像崇拜等),一般采取小集中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聚居在一起,既便是在城市里也愿意一条街、一幢楼或一家一独院,一个单元居住。农村回族盖房不看风水,只注意选择地势好、日照足、清洁和用水方便之地。住房建筑格局一般与汉族无多大区别,但门窗喜欢采用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拱形,门帘屏风、廊檐等饰以富贵吉祥的花卉或果木图案,大门两侧一般有用阿文或汉文书写的楹联,下面墙壁喜欢绘上壮美的自然景观或磁砖拼成阿拉伯风格的白绿相间的几何形图案,室内西墙上一般都悬挂阿文书写中堂及伊斯兰教圣地天房的挂图或著名清真寺的图画。因为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大多数回民住宅内外,都不用有形人像、神像、动物、鸟类、昆虫等作装饰图案,穆斯林一般都严格遵守一戒律。

回族民居注意清洁卫生和环境优美,一般每家都备有铜制、搪瓷制、铝制、锡制的汤瓶(有盖、有把、有嘴、呈鼓状的圆形水壶)以备平日大人、小孩洗手洗脸用,全国各地的清真寺和回族经营的饭馆、食品或服务行业,一般也备有汤瓶,久而久之,相沿成习,聚居城市的回族家庭,即便是住上了现代化的住房,中年以上的人还是习惯在卫生间放个汤瓶洗手洗脸。回族家庭一般都有洗大净(伊斯兰教习、阿拉伯语称为乌苏里、用清洁的水洗耳恭听涤全身)用的陶、铁、铝、铜、木质吊罐(腹大口小、两侧有耳环可穿绳悬挂,罐底有漏孔,用木塞堵或开),吊罐挂在专用的浴房中,地下修下水道(俗称水窑子),上盖木板或石板、水泥板。清真寺里也设有中、大型的沐浴堂,以备穆斯林礼拜前作“小净”回民通常用波斯语称为“阿卜代斯”,是伊斯兰教礼拜前的规定程序之一。

回族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俗,主要源于伊斯兰教习,如禁食未经宰杀的自死禽畜、血、猪(伊斯兰教认是会传染疫病的不洁之物)等,吃牛、吃羊、鸡、兔时,必须请洗过大小净并懂得宰牲戒规的教职人员活体宰牲,还要提前几天喂清洁干净的食物和水,使其成为洁体后再宰杀。回族群众还讲究衣帽整洁,勤剪指甲毛发,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注意环境、家庭卫生,水井水窑都要加盖以防赃物入内,就是河里挑水也要等水流百步无脏物时再挑,再加上伊斯兰教禁用烟酒、禁止求签、赌博和请巫婆神汉装神弄鬼等陋习和不良习惯,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反应了回族人民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风貌,也为健康长寿带来了莫大益处。

自明代官方禁止“胡服”以来,回族在部分改着汉装的同时,也保留了一些带有伊斯兰教和民族特色的着装习惯,明显的特点是:男顶号帽女盖头。各地回族男子都爱戴白色的无沿帽,欲称号帽、孝帽、回回帽、巴巴帽或礼拜帽(回族礼拜叩头时要前额鼻尖着地,带无沿白帽方便礼拜,也有洁净、清真之意)。号帽以白色为多,也有灰、绿、棕、黑等色,多在秋冬季戴深色帽,云南回回还有戴红色尖顶无沿帽的。因地区或教派不同,有戴小圆形开沿帽的,也有戴四角或六角形尖顶无沿帽的,如哲合忍耶教派的穆斯林一般戴白黑色圆边六角尖顶无沿帽,帽顶还用同色布缀成疙瘩,六瓣表示坚守六大信仰(信真主、信天仙、信经典、信圣人、信后世、信前定),帽圆表示万教归一,帽顶表示真主独一。西北地区的回族还喜用金钱镶边或成几何形纹饰,平时还有戴白色针织套花软帽的;海南三亚地区的回民,还在帽前正中用阿文绣上“真主至大”或“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的经文。回族伊斯兰教职人员阿訇、一般戴绿色号帽,穿白、灰、黑色的准拜(阿拉伯语,译为拜衣或长大衣,近似现代西式大衣,但用对襟制服领),教长、阿訇在主持礼拜或会礼时,要用白、黄、绿色绸料或布料缠头,教法上称为缠“太思达尔”(波斯语音译)。

回族男子一般不留长发,却有留胡须的习惯,中年男子喜留一字胡,人称之为“汉人一大片,回回一条线”。老年人一般都剃光头,留“山羊胡”。西北等地的回族男子一般都爱回族的风俗习惯穿白色对襟褂子,外套黑色夹棉对襟坎肩,即所谓的“白汗褡,青甲甲”,以前还穿大档裤和麦赛袜子(原为麦赛海,阿拉伯语,译为皮袜子)和字鞋(俗称当地回族妇女习惯在自制的鞋跟和鞋势上绣上花饰或图案,故称)。

回族女子爱戴用

>>>>精品(暖文爽文)在线阅读<<<<

纱、麻、绸等制成的盖头,把耳朵、头发、脖子都遮盖起来,从头顶披至肩上。一般是未婚姑娘戴绿色,中年或已婚女子戴黑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过去回族妇女的服饰讲究宽、大、肥、素净,既便是年轻女子着装也讲究鲜亮而不妖艳。如各种颜色的大襟衫、旗袍、半大褂子等,少女和年轻媳妇讲究色调鲜亮,红绿搭配或翠兰、浅绿、粉红、藕荷色丝绸、轻纱或丝绒;中老年的妇女多着素净的白、灰、蓝、黑等颜色的衣服。一般回族女子从小就要扎耳朵眼,七八岁开始戴金、银制作的耳环,成年以后还喜戴戒指、项链、珠串等饰物,有的还用桃红点额、用海纳(阿拉伯名,我国学名凤仙花,俗称指甲花)染花指甲。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回族服饰打扮也日益丰富多样,新颖时尚,有些回族妇女还烫发、剪发、染发或留披肩发,除中老年妇女外,年轻女子大多数已不戴盖头或用五彩尼龙纱巾代替。但从南到北,男顶白帽女盖头;崇尚黑、绿、白三色;佩金戴银等传统伊斯兰教俗和民族特色仍保持至今。

回族的饮食习俗具有鲜明的伊斯兰教风格和民族特色,现代的清真食品与菜肴中,许多都是由唐至今世代传承下来的。如油饼(俗称油香),“本为胡食,中国效之”。哈鲁瓦(糕点,原为波斯语)是阿拉伯地区的甜食,饫馍(阿语称为“图尔木”烤饼之意)还有秃秃麻食(俗称麻食)、糊饽(炒烫面饼丝)、卷剪饼、粉蒸牛肉、塔斯密(烩羊肉丝)、抑蒸羊、米粉汤、油茶等,在元代大臣忽思慧编的《饮膳正要》、明代黄正《事物绀珠》等著作中都有过记述。明代马愈《马氏日钞记》中还说:“回族茶饭中,自用西哉香料,与中国(指汉族)不同,明末清初,回族在传统回回食谱基础上创新发展出的羊肉泡膜、腊羊肉、粉蒸肉、牛骨髓油茶、水盆牛羊肉、柿子面饼等特色食品,以及兰州的牛肉拉面,宁夏的手抓羊肉、烩羊肉、羊羔肉、羊杂碎和油香、馓子、花花等各色油炸食品,北京的涮羊肉、爆肚、豆汁等代代相传的回族日常食品。清代在北京盛行起来的全羊席,作为规格很高的宫廷宴席,几乎括了全国各地回族的名馔佳肴。据统计现全国清真菜谱和食品约有两千多种,都是各地回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下不断交流发展出来的。受到了各族群众和国际友人的赞赏和欢迎。

回族忌吃猪、骡、驴、马、狗和猛兽凶禽,喜吃佳美干净且性情温顺的牛、羊、鸡、鸭、鱼和各种甜食炒货,以及独特的饮茶习惯等。主要是遵崇伊斯兰教规定和长期农牧和经商生活中形成的养身、补益、保健习俗所致。如北方回族的“熬茶(将麦料炒焦后碾碎泡茶),云南回族的烤茶、湖南回族加有芝麻、豆子的擂茶,宁夏、甘肃回族喜欢饮加有芝麻、豆子、桂圆、葡萄干、枸杞、果干、核桃仁、冰糖的“八宝盖碗茶”和用陕青茶、白糖、柿饼、果干冲泡的“白四品”、用砖茶、红糖、红枣、枸杞冲泡的“红四品”,以及用绿茶、山楂、芝麻、姜片、果干冲泡的五味茶等,都是根据饮食习惯不同,从滋补养身,生精益气、消食健体及热情待客等方面着想,为以茶文化闻名世界的中华民族增加了新色彩。

回族人有哪些风俗习惯?


回族群众在饮食、服饰、丧葬等方面有这样一些风俗习惯。

饮食。以米、面为主,吃牛、羊、鸡、鱼肉等。逢年过节炸“油香”、“馓子”等食品。回民很爱喝茶,招待客人时,还要在茶里加上冰糖、红枣等。清真风味小吃享有盛誉。回族(及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禁食猪、血液、自死动物等不洁之物和酒,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即非经阿訇屠宰的动物、禽类)。其中禁食猪为最严格。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在吃馒头、烙饼时,忌囫囵吃,一定要掰作两瓣或更多的小块吃;禁用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形容辣椒的颜色象血一样红等。

服饰。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都戴白色小帽,穿白衬衫、黑坎肩;妇女戴黑、白或绿色的盖头,老年妇女爱穿黑色大襟衫袄,农村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服装。?

丧葬。普遍实行土葬、速葬、简葬(或称薄葬)。回族称死亡为“归真”。一般在三日内即行埋葬。要请阿訇主持殡葬,将死者净身后用白布包身土葬,用移尸匣运入墓地。

回族人民很讲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擦净,一般家庭都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他们尤其重视水源卫生。

回族的风俗习惯


历史上,回族人从出生时开始,就要请阿訇起回回名字,结婚时请阿訇证婚,死亡后请阿訇主持殡葬,各方面均受伊斯兰教的影响。特别在饮食习惯上,回民忌吃猪肉,不吃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之动物,等等.(为了宗教活动和生活习俗上的便利,回民习惯在住地修建“礼拜寺”,明末清初则统称清真寺,多围寺而居。

  在饮食上,回族人普遍吃牛、羊、驼等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不吃马、驴、骡、猪、狗肉,不吃动物血液和自死动物。尤其禁食猪肉。回族很讲究饮食卫生,注意淋浴和洗涤。走进农村回族清洁整齐的屋内,往往可看见门后房梁上吊着一个水罐,下面有通下水道的浅坑,这里是人们经常沐浴大净的地方。平时洗脸、洗手,则用汤瓶,而不用脸盆。汤瓶又名洗壶,它最早从阿拉伯传入,现在城里的回族饭馆,也常挂着一块绘有“汤瓶”的清真木牌,有的还在汤帆”F加添“虎图白”棍或阿文的“清真言”,以示这是地道的伊斯兰文化。

  回族有两大节日即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来源伊斯兰教。斋戒为穆斯林“五功”之一。开斋节即是斋戒期满的日子。一般在回历的第九个月举行斋戒、斋戒期满,十月一日为开斋节。古尔邦节在开斋节后的第70天,回历的十二月十日举行。因为十二月十日是教徙赴麦加朝觐的最后一天,大家宰杀牛羊庆祝,聚餐联欢

回族民风民俗的资料


回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古老的文化。特别是回族习俗文化,绚丽多姿,引起世人关注。回族以汉语为共同语,但在宗教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他们又夹杂着大量只有穆斯林内部交流的词汇或短语。凡是回族居住地,在乡村,总是一片片一块块地集中在一定堡子、寨子或山村;在城镇,又总是集中在一定的地段和街道。在宁夏、回族大都住平房、窑洞、砖瓦房等等。房屋一般向南。回族住房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便于清扫。回族不崇拜偶像,穆斯林家屋内墙上特别是礼拜堂内不贴人像。

  在回族的聚居区都建有清真寺。清真寺一般主要举行宗教活动,也是进行宗教教育、传播宗教知识的学校。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一般都是阿拉伯式的,也有中国古典式或两种风格混合的,由礼拜殿、水房和经堂三大部分组成。

  服饰

  回族服装大体与汉族相近,但在头饰上仍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回族男子一般戴白色无沿小帽,表示清洁不染;妇女头戴圆撮口帽,戴盖头(也叫搭盖头),一般把头发、耳朵、脖子都掩盖起来。盖头有少女、媳妇和老年妇人之分,少女戴绿色的,媳妇戴黑色的,老年妇人戴白色的。老年妇人的盖头较长,少女、媳妇的较短,只披到肩上。盖头上有的还绣有花边和图案。妇女服装为右衽大襟短上衣,着长裤。年轻人喜欢在前襟、胸前绣花,在衣服上镶色、滚边。男的头戴回回帽,有白的和黑的两种。上着对襟短上衣,穿白长裤、白袜子,喜欢在白衬衣外套坎肩。回族男子很注意胡须的修饰。男子一般在二十几岁开始留胡须,因教派不同,形式不同,有的只留下巴相,也叫山羊胡,有的留全脸胡。

  妇女护头面的头巾,源于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的影响。遮住两耳、脖子和头发,只将面孔露出。青年妇女一般戴绿色的,盖头较短,只披到肩上;老年妇女一般戴白色的,盖头较长,直披到腰际。

  婚礼

  回族青年男女举行婚礼的前两三天,男方要带上蒸馍、羊肉给女方家送去,叫"催妆礼"。结婚那天,男方要去车接新娘。新娘要穿红衣服,洗大净。称"离娘水"。同时,还要请全可人(即父母双全、子女双全、夫妻和睦的人)送亲。送亲宜早不宜迟。把新娘接到门口时,新郎要围着车转一圈,然后将新娘和送亲人迎进大门。有条件的从大门到新房门,要铺红毡或毛毯子,如没条件要由新娘的哥哥(或是舅舅)抱着新娘走进新房,新娘的鞋是不能沾地的。两家客人互道过"色拉目"后,举行念"尼卡哈"仪式。首先请阿訇选诵一段《古兰经》,然后,阿訇当着证婚人问新郎:"你愿意娶她为妻吗?"新郎如愿意要马上表态。再问新娘,新娘表示同意,阿訇则宣布:"从现在起,你们二位正式结为夫妻。"并告诫二位新人要互敬互爱。仪式结束后,新娘新郎才进洞房。新郎进洞房后,揭去新娘的红盖头,摘掉头上的喜花,互相交换礼物,新郎送给新娘包着钱的红纸包,新娘给新郎小红布蛋蛋式"针扎子",新郎还要用喜糖、核桃、喜枣撒向前来要喜糖的人,称为"撒喜"。晚饭过后,大家开始闹洞房,由一人当司仪,出点子,让新郎、新娘表演节目。三天后,新郎陪着新娘"回门"(即回娘家)。有的当日"回门"。

  丧葬

  回族实行土葬。人去世后,一般晚上亡故的凌晨出葬,停亡人不得超过三天。出葬前,要洗净全身,叫"着水"。洗后用写有经文的大小两块白布(叫"开凡",女性多一块)裹身。口、耳、鼻、眼、额头、手脚处,要放冰片、麝香。然后移入"塔布匣子"(即清真寺内专送亡人的公用木匣),由亲人抬到清真寺,再由阿訇率领送葬者举行"站礼"仪式:人们面对"塔布匣子"站立,由阿訇诵读《古兰经》章节(内容是祈求真主宽恕死者,祝愿死者安息),旋即抬往坟地。坟坑深两米,直坑西壁再挖一个偏洞(称"热合提"),上圆下方,高约一米,长可容体。将亡人头北脚南,面向西放入偏洞后,用砖封好洞口(热合提门,然后填平直坑,地面堆成鱼脊形坟堆。火葬时,阿訇诵经,亲属不许啼哭。葬后三天、七天(头七)、月斋(一个月)、"十"、"百日"、"周年"一般要在家请阿訇诵经。主麻田、开斋节、古尔邦节亲人要到坟上悼念亡人。老人亡故后,还要请阿訇"走坟"、"守坟"四十天或一百天。

  饮食习惯:

  主食以米、面为主,肉食方面禁忌颇多。禁食猪肉、狗、狼、虎、驴、猫、鹰、鹞等;禁食自死之动物血;禁饮酒。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鳇鱼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可作补品食用。回族长于以煎、炒、烩、炸、爆、烤等各种烹调技法,风味迥异的清真菜肴中,既有用发菜、枸杞、牛羊蹄筋、鸡鸭海鲜等为主要原料,作工精细考究,色香味俱佳的名贵品种,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小吃。西北地区的回族民间还喜食腌菜。

  回族饮料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也喜饮茶和用茶待客,西北地区回族的盖碗茶很有名。宁夏回族还饮用八宝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

  习俗

  在日常生活中,见面都要问安。客人来访,要先倒茶,还要端上瓜果点心或自制面点招待,而且所有家庭成员都来与客人见面、问好。若遇上老年客人,还要烧热炕请老人坐,并敬“五香茶”或“八宝茶”。送客时,全家人都要一一与客人道别、祝福。有时远客、贵客还要送出村庄或城镇才分手。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节庆

  回族民间节日主要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开斋节 在回历每年9月,从见新月到下月见新月终的一个月里,凡男子在12岁以上,女子9岁以上,都要把斋。即从日出后到日落前,不得进食,直到回历十月一日开始为开斋,届时要欢庆3天,家家宰牛、羊等招待亲友庆贺,并要做油香、馓子、油果子等多达二、三十种节日食品。

  古尔邦节

  即献牲节,在回历十二月十日。节日当天不吃早点,到清真寺做过礼拜之后宰牛献牲。献牲的牛羊,要体态端正,无缺损,宰后的牲畜按传统分成三份,一份施散济贫,一份送亲友,一份留自己食用,但不能出售。阿述拉节 西北部回族节日,即时要选用当地的五谷杂粮,掺上牛羊杂碎煮熟食用,节日期间宴请客人必备手抓羊肉,其次是用鸡肉做成的各种菜肴。

回族的风俗习惯


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回族在饮食方面最突出的习惯就是禁食一些食物,而且有比较严格要求。在肉食方面,回族只食蹄分瓣反刍的动物肉。如牛、羊、骆驼、鹿、山兔的肉等;禽类中只食鸡、鸭、鹅、鸠、鸽的肉等;在水产中只食鱼、虾。在这些可食 动物中,不吃自死的,也不吃外族人屠宰的;必须是清真寺四掌教(刀师傅)或阿訇屠宰的方可食用。 在可食的牛羊动物身上,像筋、骨、油、肉、肝、肺、皮、心、腰、肠、肚、管、头、蹄等这些部位是可食的;像两门(肛门、生殖门)、须(鼻须)、耳、脊(脊髓)、爪(蹄壳)、脑(脑汁)、鞭(牛鞭)、胞(膀胱)、胰、虎(睾丸)、二血衣(血液、衣包)等,都是不可食的部位。 回族除了不吃猪肉外,还不吃下列动物的肉:有爪子的、不反刍的兽类,如马、骡、驴、猫、狗、象、虎、豹、熊、狼、狐狸、鼠、貉的肉;性情凶暴的禽类,如鹰、鹞、鹫、枭、乌鸦的肉;两栖类的蟒肉,爬行类动物中的蛇肉;水产类中奇形怪状的生物,如龟、泥鳅、鱼、蛙、蚌、海参、蜇、蟹等(但海产品的禁食范围有些变化)。 回族禁食猪肉等,直接起源于伊斯兰教。它本是居住在热带干旱的阿拉伯半岛上的一些游牧民族的古老生活习惯。后来穆罕默德把它列入《古兰经》,作为伊斯兰教教规。《古兰经》认为,禁食猪肉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猪是“秽物”,“确是不洁的”。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信仰和法律的源泉,是穆斯林行为的最高规范。《古兰经》上既规定禁食,那么,所有穆斯林就必须遵守这些教规。这些禁食的教规,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逐渐演变为回族的生活习惯。这些食物禁忌习惯,已被广大回族所接受历代相袭

回族的生活习俗


回族以爱清洁,讲卫生在我国各民族中著称,也是世界上最讲究清洁卫生的民族之一。讲究清洁卫生,既是回族的风俗,也是回族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回族对清洁卫生的讲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这种传统的形成,首先是伊斯兰教的影响。《古兰经》上说:“你应当远离污秽。”穆斯林把讲究清洁卫生看成是对真主虔诚的表现。伊斯兰教规定,身体不洁净者不准进入殿堂礼拜,“真主不接受他们的拜功”。我国回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承袭了自穆罕默德时代起就养成的人人爱清洁的卫生习惯,并远远超出了伊斯兰教的范畴。在回族中不管是信教或是不信教的,参加或不参加宗教活动的,均有讲究清洁卫生的良好习惯,进而形成一种文化,一种社会意识。回族这种自觉能动地改造环境,使之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习惯,不能不说是回族文明的重要表现和标志。讲究清洁卫生是科学的习惯,给回族群众带来了很大益处,首先,这种良好的习惯,造就了回族群众良好的身体素质,加之回族群众热受劳动和其它良好的生活习惯,造就了回族诸多的老寿星,回族普遍长寿。其次,讲究清洁卫生还有利于身心健康,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在回族群众看来,能否做到讲究清洁卫生,不仅仅是个习惯问题,更是精神风貌的问题。邋邋遢遢,腌腌臢臢,是一个人情绪低落,消极颓废的表现;灰尘满室,既脏且臭,杂乱无章,是一个家庭不振作,不景气的表现。小至家庭,大至单位和一个民族,概莫能外。回族把讲究清洁卫生作为重要道德规范,要求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整洁、舒适的卫生环境,充分反映了回族自身精明能干,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回族人对讲究清洁卫生的理解,已从一般意义上的清洁卫生,深化到对人们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的理解。身体和环境的清洁是基本层次,较高层次的清洁,是自觉主动地把讲究清洁卫生同道德修养联系起来。如沐浴除了达到讲究卫生、清洁身体的目的外,还要在每洗一个部位时,“都要联想或体会一个实际行动。比如洗手的时候,要想到戒偷盗、赌博和不拿不义之财,要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洗脸的时候,要想到顾全人的体面,戒绝干一切不要脸和见不得人的事。漱口的时候,要想到不能造谣中伤,胡言乱语,诬陷他人,更不能前面说,后面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要说有益于大众的话,说实话,说公道话,说不伤害别人感情的话。抹头抹耳时,要想到不能听乱七八糟的脏话和坏话,不偏听偏信闲言碎语,不在背后搞别人的鬼,捉弄人。要听善言,要做好事。洗脚的时候,要想到不能走邪道,搞一些歪门邪道的事,要走正道。总之,洗大净的时候,要想到或做到,戒绝一切与人不善的事,要一尘不染,表里一致,做一个干干净净、正正派派的人。”这一层次的清洁是动态的,是洗涤性灵的修养过程。更高层次的清洁,是指经过修养后形成的道德品质和达到的崇高道德境界,就是内在灵魂的纯洁。内在灵魂的纯洁是与一切污秽的思想根本对立的,如奸谋、诡计、猜疑、嫉妒、造伪、谎言、争名、夺利、贪财、好色等等不正当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清洁即是善,是善的思想意识、善的道德行为以至由此而形成的高尚品质。把“清洁”看做是人应有的崇高品质,把讲究卫生的过程与道德修养统一起来,是回族道德的一个重要特征。

  沐浴

  沐浴是回族最重要的风俗之一,也是重要的道德要求。回族的沐浴,可分为大净和小净。“沐”即小净,“浴”即大净。小净的洗法有若干程序:洗两手至腕部;洗两便;漱口;呛鼻;洗脸;洗两手至两肘;抹头、抹耳、抹额;洗脚至两踝骨。大净,就是用清洁的水洗涤全身。沐浴源于宗教活动,《古兰经》中讲到:“信道的人们啊!当你们起身去礼拜的进候,你们当洗脸和手,洗至于两肘,当摩头,当洗脚,洗至两踝。如果你们是不洁的,你们就当洗周身。如果你们害病或旅行,或从厕所来,或与妇女交接,而得不到水,你们就当趋向清洁的地面,而用一部分土摩脸和手。”现在不仅信教的回族群众常洗大小净,就是不信教的回族也洗大小净,这已经形成了一种风俗习惯,人们越来越多地注重沐浴给身体、身心带来的益处,把沐浴看成是调节精神的方法,是洗涤灵性、修养德性的途径。

  洗涤衣服

  回族重视人的外表,认为外表可以影响内心,衣服是外表的重要内容。《古兰经》中对衣服有特殊的意义:“阿丹的子孙啊!我确已为你们而创造遮盖阴部的衣服和修饰的衣服,敬畏的衣服尤为优美。”回族的解释是,真主为人类造下的衣服有三种功用,第一个功用是保护身体,第二个功用是增加美观,第三个功用是藉外表美丽人的精神。既然衣服有如此功用,对衣服就应给予相当的重视和严格要求,讲究清洁卫生就必须从衣服着手。《古兰经》上说:“你应当洗涤你的衣服,你应当远离污秽。”在回族群众看来,如果衣服脏了,加之不修边幅,蓬头垢面,既有害身体健康,又影响人的美观,更会影响精神面貌,给人留下精神颓废、人格丑陋的印象。而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穿得整整齐齐,即便是旧衣服,也会使人感到舒服、优美,特别是能体现一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风貌。回族群众一般都有保持衣服清洁的良好卫生习惯。

  搞好家庭卫生

  回族人不仅注意自己身体和衣服的清洁干净,还特别注重自己居住环境的清洁。居住环境的好坏,是否清爽整洁,不但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人的性情。杂乱无章、肮脏污秽的环境,容易使人心情烦躁、爱发脾气,甚至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而清爽整洁的环境,既有利于身体健康,又有助于人涵养性情,可以使人心情平静愉快,养成良好的性格。回族在很早以前就有洒扫屋堂庭院的习惯。现在回族的多数家庭都喜欢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东西放得井井有序。回族妇女更是讲究卫生,屋子里窗明几净,门帘洁白,大小物件干净明亮,令人赏心悦目。

  禁吃污秽食物

  讲究清洁卫生的道德要求,还突出地表现在饮食卫生上。伊斯兰教规,以“净洁为相依,污浊的受禁止”为原则。穆罕默德也说过“食一口不洁之物,等于废四十日的功修”。在伊斯兰教的影响下,回族在世世代代的生活中养成了禁食的习惯。依据《古兰经》中的规定,禁食“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回族群众对所禁食物有详尽的解释,认为“自死物”,一般死于瘟疫,其体内带有大量病菌及其它分泌物,既不鲜美,又缺少营养价值,且易罹致疾病。而“血液”,其中的静脉血带有大理的需要排出体外的新陈代谢的产物,虽然动脉含有营养,由于人们食用时无法将两者分开,只能以“不洁”而禁食。至于猪,是畜类中最污浊的,刘智在《天方典礼》中更深刻地指出猪的污秽还在于:其性贪,其气浊,其心迷,其食秽,其肉无补而多害,乐从卑污,有锯牙,好攫,啮生肉,愈壮愈惰,老者能附邪魅为祟,乃最不可食这之物也。可见,禁食猪肉的理由,已经由猪的污秽扩展到猪的性情,“性贪”、“气浊”、“心迷”都是回族所痛恶的品质,饮食联系道德,是回族道德的又一重要特征。

  这四种食物是绝对禁止的,但“凡为势所迫,非出自愿,且不过分的人,[虽吃禁物]毫无罪过。回族重视人的生命,当生命危机时,为维持生命,可不必严守禁食的规定。但要适可而止,以维持生命为准,如果继续贪吃,便是越范了。体现了严格要求与灵活处理特殊情况相结合的精神。

  回族还有禁酒的要求,认为酒是事端的祸首。“‘酒为诸恶之钥匙也’。是锁若开,无恶不至”,可以使“正心修身之功,一朝尽弃”。“古今来以酒灭国亡家者,不可胜纪。其败纪纲,毁伦常,皆酒之这祸烈也。”“彼能易人之志,浊人之神,使智者惑,贤者愚,廉者贪,节者淫,信者迁,顺者逆,若摘缨之会,枣栗之投。杨广因之以弑帝父,禄山因之以犯国母。君臣父子,礼义廉耻,荡然逾闲。”以上引文,表明回族对“博戏饮酒”是深恶痛绝的,而禁酒的出发点是为了防止祸国殃民的恶行出现,避免道德的沦丧和人格的堕落。显然,回族夸张了饮酒的危害,把它看成是“恶魔”的行为而加以制止,在实践中是难以实现的。尤其是,回族在中国是大分散、小聚居,广泛与其它各民族交往,难免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回族对犯了饮酒禁律的反映,没有像犯食禁食猪肉那样强烈,但虔诚的穆斯林是禁酒的。

  回族注重用水和饮水的清洁,居住在农村的回民,家里用的井窖一般都有盖,防止脏东西掉进去。回族一直有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洗手、洗脸、沐浴等讲究不用回头水,也就是说要用流动的水。

  讲清洁要身心并重

  身体与环境的清洁是基本层次,内在心灵的清洁是高层次的。回族提出,不仅要做到身体与环境的清洁,还要做到内心灵魂的清洁,即身心并重。回族重视外表的清洁,认为外表虽然是形式,但形式可以影响内容,形式上的严格规定,可以使人在心理上提高注重洁净的程度。但外表毕竟是外表,外表的洁净不等于内心清洁。那些外表清洁,内心却充满声色盈利、奸盗邪淫、谎言欺诈的人,是不可能抵住邪恶的诱惑的。大小净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洗去身体上尘垢的污秽,同时要洗掉心里不清洁的污秽,内心蒙发恶念或邪念,是对大小净的最大破坏。大小净的真正意义在于,在保持外表清洁的同时,更要保住内心的清洁,教人们由外表的向善,做到实质的向善,做到表里一致的向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清洁。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admin本文地址:http://www.my9888.com.cn/post/1124.html发布于 2020-10-2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9888美文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