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武举人资料|武举人和武状元

admin 2020-10-22 137
武举人资料|武举人和武状元摘要: 什么是武举制?武举,又称“武科”,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专为选拔武艺人才而设置的科目。它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春初设,废止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前后延续近1200年,对我...

什么是武举制?

武举,又称“武科”,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专为选拔武艺人才而设置的科目。它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春初设,废止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前后延续近1200年,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在武举制创立之前,国家选拔军事将帅的基本做法是诏令朝廷官吏推荐,既无明确具体的考试内容,亦无系统正规的选任程序。武举的设立,开始纳军事将帅的选拔于科举轨道,使得选拔任用制度化、规范化。尽管武举并没有成为唐以后封建国家选拔武臣的主要途径,但它作为一项国家正式颁布的制度定期举行,作为一项能使草野布衣之士“释褐”入仕的进身之路,对于发现和造就军事将领、提高军队的素质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外,为提高应试武举人的素质,更好地实施武举制,封建国家还创办了“军事院校”——武学。武学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在宋代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宋代武学在中央政府所在武举人资料|武举人和武状元地及各州府分别设置,招收低级吏臣和门荫、草泽人等。武学学生经过3年的学习,凡武艺技能和军事理论达到合格标准者,均可参加武举考试,成绩优异者还可以直接经皇帝殿试后授官。这样,武举制便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自两宋到明清,武学教育一直是封建国家培养武艺人才的重要手段,武学学校则成为军事将帅后备人才的培训基地,因而受到了教育家、军事家的高度重视。

武则天创立武举,既为了适应当时封建国家的政治、军事的需要,又是她巩固自身地位的一种手段。历代武选、特别是唐兵部武选的方法以及科举制的创立,又为武举制的产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基本模式。

武举人南方人偏多还是北方人多

肯定是北方多了。先说废话,再说结论。

古代的武科举通常是培养一些保护京都安全的禁卫军军官为主,军队将官为辅。唐代武则天始创选拔武将的武举考试。至清朝时改称武科。历史上武举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

唐代的武举主要考举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此外对考生外相貌亦有要求,要“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宋代时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要“副之策略”,问孙吴兵法等。到了明朝时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不能参考武试。初期的笔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另一题论考四书。后来四书的题目改为默写武经。武试则最少要求骑射九矢中三,步射九矢中五。至清朝时,改为先试马步射,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步射九矢中五为合。之后比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笔试。

宋以前并没有“武状元”之设。首名武状元产生于宋神宗时,为福建人薛奕,后与西夏作战时战死。历史上著名由武举出身的武将尚有唐代的郭子仪(唐玄宗开元初年武举异等),明代戚继光(明世宗嘉靖年武进士),北宋徐徽言(文进士出身,后弃文习武,徽宗授武状元)等等。

第一位武状元是宋神宗时的福建人薛奕,不代表东南地区的人中武科举的人。因为建炎南渡之前,长江以南特别是华南地区开发很落后,一直都是朝廷贬官、犯人流放的地方。根据历史惯性,基本历朝历代的统一都是从北向南实现的,历朝历代也基本把最精锐的部队放在北方卫戍。加上北方人通常比南方人高大,河北沧州等很多地方又是武术之乡,所以可以肯定北方的武举人肯定比南方多。

在古代要学些什么才能成为一名武举人

武则天科举制首先是从文举开始的,选拔的都是经国治世的文才,因此文举是科举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唐代文举的科目是很多的,明经、明法(通晓法令者)、明字(通晓书法者)、明算(通晓术算者)、进士、俊士(才能俊秀者)等五十多种,后来渐渐演变为只重视明经、进士两科。这两科最初只是试策,也就是根据经义和时务写作论文,后来逐渐转变为进士科注重诗赋,明经科注重“帖经”和“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意揭开一页,将左右两边遮住,中间只露出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应试者填充。所谓墨义,则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以考中,而写作诗赋则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学才能,所以进士科及第很难,当时流传的“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举制度也是她执政时期开始的。武举主要选拔将才,与文举比较,其重要性不及文举,武举出身的地位也不及文举的进士。历史上的武举开始于武则天执政时期,公元702年,由兵部主持武举考试,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宋代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还要考问军事策略,比如孙吴

>>>>精品(暖文爽文)在线阅读<<<<

兵法(孙子、吴起)等。到了明朝时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把军事谋略置于军事技术之上,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便不能参加武试。初期的笔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另一题论考四书。后来四书的题目改为默写武经。但明代的军事职位多半由世荫承袭,再加上由行伍逐步提拔起来的,武举选将只是个补充形式。清代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从制度上看,基本沿袭明末,考试程序、办法等也没有多少变化,但由于清朝统治者出身于游牧民族,善于骑射,因此对武举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清代武官虽然仍以行伍出身为“正途”,由武举出身的次之,但武举出身者数量不断增大,在军中占有相当比例。加上封建国家大力提倡,制度日益严密,录取相对公正,因此,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民间习武之风兴盛一时。 唐代的武举主要考举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此外对考生外相貌亦有要求,要“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宋代时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要“副之策略”,问孙吴兵法等。到了明朝时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不能参考武试。初期的笔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另一题论考四书。后来四书的题目改为默写武经。武试则最少要求骑射九矢中三,步射九矢中五。至清朝时,改为先试马步射,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步射九矢中五为合。之后比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笔试。

宋以前并没有“武状元”之设。首名武状元产生于宋神宗时,为福建人薛奕,后与西夏作战时战死。历史上著名由武举出身的武将尚有唐代的郭子仪(唐玄宗开元初年武举异等),北宋徐徽言(文进士出身,后弃文习武,徽宗授武状元)等等。我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武则天长安二年(700)“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并确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为天下武士举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者授予武职。①一般认为,这就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武举”或“武科”的正式出台。自此以后,武举考试为大多数封建王朝所承袭,成为封建国家网罗武备人村的重要制度。

唐代武举偏重于技勇,重点是马上枪法,而整个制度还不够完备,只能说是武举的创制时期。宋代开始,武举被纳入整个科举体系之中,确定了三组考试的程序和外场考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的考试办法,武举制度臻于规整。元代武举废止不行。武举的兴盛是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清代。

武举人为何又被称为武魁

匾额背后的故事 山村农家藏古匾

追思当年武举人 记者 陈运团 文/图  匾额状况:“师亮风”匾额目前上部有所损坏,残长210厘米,高78厘米,上款为“诰授朝议大夫、署理江南省盐巡道兼署粮道、知江宁府事、加十级纪录十次吕燕昭,为戊子科举人张盈年立”,下款为“嘉庆十八年岁次癸酉九月谷旦”。该匾四周雕刻“富贵不断头”纹饰,书法笔力刚健,尽显大家之风。   专家点评:此匾属于功德匾,是清朝中期新安文化名人吕燕昭为当地老举人张盈年而立,称颂他为人师表、高风亮节的美好品行。匾额虽有所损缺,但仍不失为一件宝贵的清代遗物。  山村农家藏古匾  近日,记者在新安县铁门镇采访,当地一位姓王的教师提供一条线索:附近陈村的张秋献家历史上是书香门第,目前还保存一块匾额,书法精湛,题写人的官位也比较高,十分具有价值。  陈村位于新安县铁门镇南的丘陵之上,铁磁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离千唐志斋和道教圣地洞真观只有几公里的路程。该村虽名曰“陈村”,但90%以上的村民则姓“张”。  张秋献过去是村里的一名教师,退休之后读书练字,怡然自得,今年已经71岁。他目前仍居住在祖上传下来的百年老宅里,房屋虽然十分破旧,但仍基本保存着原来的面貌,青砖灰瓦,高大宽敞,特别是屋顶的脊饰和墙壁上的各种砖雕,花样繁多,生动典雅。老人得知我们的来意,立刻攀到过厅棚上,将一块匾额搬取下来。一看这块“师亮风”匾额,我们惊喜而又惋惜,喜的是它的题写人为清朝中期新安文化名人吕燕昭,惜的是它已经有所残缺。张秋献解释,他家过去还有“武魁”等别的匾额,但因为大家不知其价值,便没有好好保存,毁的毁,丢的丢。这块“师亮风”数年前还是完整的,一次,邻居建房时借去做踏板用,结果上边的一少部分被砖石砸掉了。随后,他前去寻找,可怎么都没找到。  说起这块匾的来历,张秋献把同门叔叔张建文和87岁的张遵道老人找来。他们翻出家谱,细细回忆,从家族的历史开始讲起。  老人们介绍,陈村张姓人氏祖籍山西洪洞县麻刹沟,明朝初年,因为中原地区历经战乱,灾害频仍,人口极为稀少,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到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朝廷便从山西向中原大批移民,手续办理大部分在洪洞县,由此形成了后来的“要问我祖在何地,山西洪洞大槐树”民谣。  陈村张姓祖先是那次大移民中的一户普通农家,祖爷爷和祖奶奶谷太君带着七个孩子跋山涉水,徒步而行,过黄河时全家失散。谷太君携最小的儿子辗转漂泊,最后在新安县郁山之西搭间茅草庵定居下来。他们在这里辛勤劳作,子孙娶媳生子,渐渐地,形成了一个大家族。尤其是到了清朝前期和中期,张家在这一带非常兴旺,拥有众多田地,富裕殷实,同时还坚持耕读传家,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使得人才辈出。  高风亮节张盈年  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公元1722年),陈村张家出了一个最让他们骄傲自豪的人物,他就是第十一世的张射标。此人自幼刻苦读书,才华出众,参加科举后,非常顺当。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春天,他参加当年的庚辰科会试,结果妙笔生花,考中进士,名列第三甲217名。在这一科中,同样被录取为进士的人后来许多都成了历史上的勋臣名家,最著名的就是建功沙场成为封疆大吏的年羹尧,还有后来官居宰辅之位的康、雍、乾三朝元老张廷玉。  考中进士后,张射标并未像年羹尧和张廷玉一样青云直上,飞黄腾达,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他被调往福建任南平知县。张射标性格耿直,清正廉洁。在南平,他为民请命,执法如山,虽然政绩突出,但也得罪了众多地方豪强和上级官员。后来,康熙皇帝有意在各地选拔官员进京任职,张廷玉等人便推荐了张射标这个“同年”。没想到,当吏部派人前去调查他的情况时,他误以为是上级要整治他,心里惧怕,就弃官回了老家。随后,吏部人员又追到新安进行了解,张射标更是胆寒不已,等人家一走,竟吞金自尽了。获悉此讯,朝廷惋惜不已,遂拨出银两,让家人将其安葬。至今,他下葬的那块地方仍被铁门一带的百姓称为“进士坟”。  “师亮风”匾额的主人张盈年,则是陈村张氏第十三世中的一个杰出人才。他的父祖都是秀才,饱读诗书。受家庭影响,他从小也极好学,但长大后参加科举,竟屡屡不中。为了求得功名,他改变策略,转投武科。谁也没想到,勤学苦练之下,他在这方面竟如鱼得水,武艺、文章齐头并进。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张盈年参加河南武科乡试,成绩优异,考中了武举人,被赠“武魁”匾额。  取得科举功名后,张盈年没有借此踏上仕途,而是返回陈村,教书育人。同时,他还在当地广行善举,扶贫济困。40多年过去了,在新安一带,张盈年德高望重,倍受尊敬。在外做官多年的吕燕昭回乡探亲,遂题写“师亮风”匾额,赠送给这位老先生。  名家题匾尤难得  说到吕燕昭,那可称得上清朝中期洛阳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他出身于明清时期名冠河洛的新安吕氏家族,这是一个文化世家,也是一个官宦门第。在这个家族中,先祖吕孔学为河南大儒。吕孔学的儿子吕维祺,自幼攻读理学,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考中进士,先后任吏部主事、南京兵部尚书等要职,在洛阳创办“伊洛会”,广招门徒,著书立说。  吕维祺之子吕兆琳,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等职。  吕兆琳之子吕履恒,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中进士,曾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等职,还是康熙年间著名诗人、剧作家、方志学家。  吕履恒之弟吕谦恒,在家乡新安的青要山苦读40年,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中进士,是著名文学家,诗作抒情精妙,古文力追上古,与方苞过从甚密。   吕履恒有三个儿子,长子吕宪曾,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举人,曾任溆浦知县,著有《溆亭诗草》;次子吕宣曾,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举人,是著名学者;三子吕守曾,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进士,曾任山西布政使,好诗,与袁枚为友。  吕宪曾有二子,即吕公迁、吕公泽,一生没有做官,皆为诗人。  吕宣曾有二子,即吕公路、吕公滋,二人均为著名诗人。其中吕公滋为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进士,还工于考据学。  吕守曾之子吕公溥,号寸田,主持荆山书院多年,著有《寸田诗草》,被袁枚称为“诗中雄伯”。  再说吕谦恒,他的儿子吕耀曾,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进士,还是著名诗人,著有《横山诗草》、《白燕诗集》等。  有关专家统计,新安吕氏世家从吕维祺起,五代之间,共有8人考中进士,占明清两代新安全部进士25人的近三分之一。另外,还有多人考中举人,家族昌盛长达200余年。  为张盈年题赠“师亮风”匾额的吕燕昭,为上文当中吕耀曾的孙子,字仲笃,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考中举人,历任通州知州、苏州府同知、凤阳府知府、江宁知府等职,诰授朝议大夫。他才思敏捷,性格豪爽,在多地为官,断案如神,兴教劝俗,政绩显著。他还善书法,工诗作,与清朝文化名人袁枚、姚鼐等交情深厚。在任江宁知府一职时,他还主持编修了《新修江宁府志》。他亲笔题写的匾额能够保存至今,极为难得。

三门县东屏村的武举人叫什么名字

东屏村历代以来人才辈出。清朝乾隆年间,武举人陈式栋,科举中浙江省第一名,全国第五名。武举人使用一柄120斤的大刀,如行云流水,所向无敌,后被朝庭任命为浙江省钱塘守备(相当现在的省军区司令),他使用的这柄120斤大刀尚在该村保存完好。

陈式栋(生卒不详),排行为五,字明候,讳成炳,号景星,官名式栋,东屏陈氏二十三世孙,乾隆庚子年(1780)武科中举,享年八十有五。

陈式栋自幼天资英敏,伟俊不凡,小亦崭露头角,性格宽和,有慈爱之心,无刻薄之念,好读书与习武。从少受周、朱两老师指教,习练不辍,年方弱冠游于庠序,随后连科而登武举人,而享誉南乡。因时势动乱,加上灾荒连年,世不太平,公又秉性淡泊,前往京城应试挑选一等以千总用,不受职而退隐林下,以弹琴、咏诗、习武、训子自误。后为族人做了诸多好事,颇受后辈赞颂。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admin本文地址:http://www.my9888.com.cn/post/1352.html发布于 2020-10-2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9888美文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