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为什么会才尽?
因为没有了动力,因为人的认识在变化,而走向时代的时候,就像水干涸的了,因此,走向真实的地步,需要更多的安详和奋斗,觉悟到的都是正反相生的
有"江郎才尽"这句话吗?什么意思?
"江郎才尽",是比喻人的才思减退或是本领用尽的成语.比如说某官员,"上任之前拼命显露才华,刚刚上任时确
实也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锐气,过了一段时间便江郎才尽了".生动说明了此官的禁不住不出三下便才尽技穷了.
成语均有来头,历史上真有个官员叫"江郎"呢!据《南史·江淹传》记载,南北朝时,济阳考城曾有位学子叫江淹,人称江郎.他出身贫苦,自幼立下大志,要发愤读书改换门庭.江郎一方面挖野菜养活母亲和自己,一方面刻苦攻读.他的笔头竟然像有神力驱使般,写出一手好文章来,震惊了四方.齐国君王发现了这个奇才,先后有高帝和武帝都重用江淹,让他持续做了多年光禄大夫.做高官后,江淹不再刻苦读书,继续提高水平,他忘记了当年的贫苦,更不接触黎民百姓,沉迷于富裕的官宦生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的官不仅做不好了,百姓意见很多,同僚微言四起.连文章也变得空洞乏味,愈来愈糟.
传说江淹一次做梦,梦见一个身材高大的人,自称名叫郭璞,向江淹要回了以前借给他的一枝五彩笔,从此江淹的诗作佳句全无.人们议论,这是江郎才学用尽了.
江郎的问题是因为升官富裕之后,他不再求上进了.若坚持努力勤奋,只会水涨船高愈来愈好,怎会江郎才尽?
江郎才尽说的江郎指的是谁?
江淹(444~505),南朝文学家.字文通.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祖父和父亲都在南朝宋任县令.江淹6岁能诗.13岁丧父.家境贫寒,曾采薪养母.20岁左右教宋始安王刘子真读"五经",并一度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泰始二年(466),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刘景素对他很重视,待以布衣之礼,但由于江淹"少年尝倜傥不俗,或为世士所嫉"(《自序传》),因广陵令郭彦文一案,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他给刘景素上书陈情获释.此后,他曾举南徐州秀才,对策上第,转巴陵王国左常侍.不久,又回到刘景素幕下,任主簿、参军等职.泰豫元年(472),宋明帝死后,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江淹于元徽二年(474)被贬为建安吴兴
县(今福建浦城)令.这一时期他在仕途上很不得志,而在文学创作方面却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宋顺帝升明元年(477),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他为萧道成出谋划策并起草文书,大受重用.萧道成代宋自立,他被任为骠骑豫章王记室带东武令,迁中书侍郎,齐武帝永明间,任庐陵内史、尚书左丞、国子博士诸职.少帝萧昭业即位,他任御史中丞,明帝萧鸾时,又任宣城太守、秘书监诸职.梁武帝萧衍代齐后,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伯.江淹集据《自序传》称凡10卷,《隋书·经籍志》著录为 9卷.另有《后集》10卷.今存《江文通集》已非《隋志》原本.清代编《四库全书》时,采用的是乾隆间考城梁宾据明代汪士贤、张溥刊本和睢州汤斌家钞本参互校订而成,凡 4卷.《四部丛刊》影印乌程蒋氏密韵楼藏明翻宋本,凡10卷.另外还有清乾隆间江□刊本《醴陵集》.注本有明代胡之骥《江文通集汇注》,中华书局1984年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