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忧民的故事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124.《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愤世嫉俗和忧国忧民有什么区别
摘自汉典
【愤世嫉俗】:
【解释】:愤:憎恶,痛恨;知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道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出处】: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专
【忧国忧民】:
【解释】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出处】《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属士以治之."
忧国忧民的词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汉)司马过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龚自珍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屈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专利国家,不为身谋.——司马光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一时之利无谋也,而利万世者则谋之.——胡宏 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辛弃疾 一身忧国心,千古敢言气.——楼钥 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
——文天祥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胸中有誓深如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 富贵倘来君莫问,丹心报国是男儿.——于谦 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李梦阳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张煌言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梁启超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 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秋瑾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做鬼魂.____陆游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蔽天下寒士俱欢颜.____杜甫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