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三:屈原
一、"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从长长的历史甬道中走出,带着一身正气凛然,带着满腹诗书才华,然而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又何以保全?于是,为了皓皓之白,为了独醒于世,屈子选择了"悲壮"之路.在滔滔的汨罗江水中,他将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彻清澄.但当他忘记了混浊的天下之时,他又何曾记得还有千万的百姓与自己远大的理想?
二、情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贤士的一生中抒写得淋漓尽致.他们将真情吐露,活得满满洒洒,坦坦荡荡,屈原便是这样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长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艰".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今,虽九死其犹末悔",他将一个臣子的心掏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不矫饰,不造作,终于,他的性情铸就了他的英名,他从此不朽.
三、"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志士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受苦的老百姓,作为士大夫却束手无策,纵身跃入滔滔江水中,为后世可歌可泣之人.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名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生活的士大夫,面对朝廷的腐败束手无策,只好投身于海,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四、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谗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
高中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课文素材集
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海子,原名查海生,人们习惯称他为"北大诗人海子",1964年出生在安徽怀宁,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93.他曾长期不被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上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的诗人.他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环境下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海子一生短暂却成就卓著,是当代学院派新诗人的代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他的抒情短诗中的佳作. 这首诗共三章.第一章虚构一幅自由独立、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图景,一股清新潮润的气息扑面而来. 第二、三章表达对亲情友情的珍惜,一股温暖甜美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首诗两次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都表达美好的情感.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于堕入尘世成为俗人.诗人心怀始而热情开放,终而收合封闭.表明海子这首诗在情感的清纯、明净、世俗化的背后蕴蓄着某些复杂性、矛盾性的东西. ;"面朝大海"本来是面对空旷、虚无,但海子独具慧眼,竟然看出了"春暖花开" ,"春暖花开"是诗人的"心画",是梦想的温柔之乡,寄托着诗人无限渺远的情思遐想.
◆孤独寂寞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既是诗人也是海子生前好友的西川说:"对于我们,海子是一个天才,而对于他自己,则他永远是一个孤独的'王',一个'物质的短暂情人',一个'乡村知识分子'." 他的孤独并不是社会疏远了他,而是在他受挫后他有意识的自我封闭自己,把这种寂寞和孤独转移到诗歌创作中去,开辟自己的精神乌托邦,这一点常人是不理解的.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他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这是一个真实的海子.他认为,诗就是把自由和寂寞还给人类的东西.在其绝命前写下的名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这是海子在绝望之际对恋人的祝愿:"给每一条小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把幸福留给了他人,而自己忍受的是莫名的不可排除的孤独和寂寞,这就是海子.封闭的自己,平时与人交往不多,现实的压抑,加上几次都与爱情擦肩而过, 使得他更像一个孤独的孩子.海子实则是一个孤独的吟唱者,一个内心空灵的诗人,表面上他孤独,但他通过
写诗,构建着诗歌大厦,独自品享着寂寞的美丽,他又是一个精神的富足者,永远沉湎于自己想象中的精神家园.思想者总是孤独的,一个人的思想越是深刻,他就越难在生活中找到知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清醒,往往意味着痛苦!
◆海子的抒情短诗具有一种超越时空和侵入人血液和灵魂的巨大力量,加上其身世经历的悲剧性,更促使了其短诗的不朽.可以这样说,1989年3月26日海子的离去,标志着中国当代诗歌纯粹歌咏时代的终结.直至今天,我们也没有看到比海子的抒情诗更纯粹的抒情诗出现.
2、《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史铁生,北京市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响应号召由北京赴陕西务农,因积劳致残下肢瘫痪,后返回北京潜心于文学创作,现为专业作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等.《我与地坛》(1991)是作者对自我在过去十年写作在内容、思想、形式和写作行为本身进行解剖,为写下去(活下去)寻找理由."我从双腿残疾的那天,开始想到写作.孰料这残疾死心塌地一辈子都不想离开我,这样,它便每时每刻都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活着?——这可能就是我的写作动机.就是说,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的理由."
◆史铁生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这段话也是对他作品的最好的诠释.
◆在这个荒芜的园子里,作者化了几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思考和解读.这一过程是艰苦的,但也是必要的.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经历了哪些111上的挣扎和心灵上的洗礼.且看史铁生对生与死的思考,他认为:"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就是说,死是目的,生便是过程,所以,史铁生把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改成了"不知死,安知生",所以,他这样告诉别人,"人有时候太看重了我们要回到虚无里去,结果忘了我们本来从虚无里来".在他的另一首诗歌里,史铁生这样写到: "午后,如果阳光静寂/ 你是否能听/ 往日已归去哪里?/ 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 时间被忽略在存在中 / 生死同一" "生死同一",即过程就是目的,死是一种回归.史铁生眼里的死,有着回家的温馨.
◆史铁生能够领悟生命的内涵,首先,在于他战胜了自己的残疾.前面说过,史铁生最崇拜的明星是卡尔刘易斯,但他们见面的时候,史铁生却没有丝毫卑怯的阴影.因为他意识到每个人都是有局限的,9秒99的卡尔刘易斯也不例外.而此后卡尔刘易斯输给了约翰逊.在《我的梦想》中,史铁生说,"后来知道,跑进9秒79的约翰逊战胜卡尔刘易斯是服用了兴奋剂,对此,我们该说什么呢?约翰逊的故乡牙买加的人们这样说,'约翰逊什么时候愿意回来,我们都会欢迎他,不管他做错了什么事,他都是牙买加的儿子.'这几句话让我感动至深.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在这里,史铁生深刻的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局限,而且还有比111残疾更严重的灵魂残疾的人,他们更需要同情和抚慰.因此,史铁生终于从残疾的阴影里走出来.记得原野在《人生》一诗中这样写道: 人生,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 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 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做幸福;人活着, 当哭则哭, 声音不悲不苦, 为国为民啼出血路. 人死了,让别人洒下诚实的泪, 数一数,那是人生价值的珍珠. 诗人用了朴实的言辞道出了生命的真谛.人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或长或短,自有论道.而贯穿其中的生命的意义却是每个人毕生的追求.史铁生在这里也给提出一个重要的论题,人应该怎样战胜自己的苦难,开始对生命意义的探求.
◆2002年,史铁生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那段授奖词也许是对他最精当的概括:"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103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由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的电影《边走边唱》,电影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贯穿始终:"千弦断,天眼开."这句话的背景是盲人琴师的师傅说过,弹断的第1000根琴弦能带来光明.盲人对于光明的渴望,残疾了双腿的人对于行走的渴望,从来不会停止,在史铁生的作品里,我们始终能够读到这样的渴望,他从来没有掩饰过.
3、《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1929年,马丁路德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他是一位基教牧师的儿子.1948年他大学毕业,担任教会的牧师.当时在南部各州.黑人还没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虽然美国在1865年学结束了奴隶制,然而南部各州.通过了它们自已的法律,继续把白人和黑人分开.法律禁止黑人和白人通婚.在商店.饭店.医院.公共汽车和火车里都有为黑人设置的隔离区,且南部各州的黑人没有选举权.毕业后相信,可以通过和平革命达到社会变革的目的,而不通过战争和杀戮,在他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国黑人,给他们平等到的权利.196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献给了自由运动.1964年通过了新的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1965年一项新的选举权法案成这法律.从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选举权.其思想对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政府确定从1986年起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金的诞辰为1月15日)为全国纪念日.从1987年起金的诞辰亦为联合国的纪念日之一.
◆梦想是生命的织锦;人到了没有梦想的时候,也就是生命力完全衰竭的时候.没有梦想的生活是黯淡的、贫乏的、空虚的生活.对生活的热情期望、勇敢追求和执著信念,作为青春的遗产留在心中.所以,人一定要有梦想,并且要为之不断努力.从美国追求平等权利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到我国古代的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再到近代革命的先躯孙中山先生的"以天下为己任"都告诉我们,成功背后都有梦想的支撑.
4、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忠于转危为安.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烛之武:迂回曲折,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说服秦伯退兵,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
◆曹203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54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
◆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高中作文素材积累
提前说明我是从百度上查的,太多,分几次吧. 高考作文素材
整理:周兴尧
[编者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考作文要做到内容充实,有意蕴,就离不开一定的材料做支撑.如果平时不注重材料的收集、积累,或手中的材料陈旧贫乏,考场作文则不能给人以新颖有现实意义的印象,结果可想而知.为此,辑录作文材料若干,供同学们参考.望认真阅读,认真领会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以期举一隅而反三,为高考作文备好料.当然,我们更提倡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实践中,收集更多、更新颖的材料来充实我们的"作文素材库",使之在高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预祝同学们高考成功!
(一)经营人心
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以货真价实赢得顾客满门.但其赚钱后便掺杂使假,对顾客也怠慢起来,生意日渐冷落.一日,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庚惊喜万分,恭请题写店名.郑板桥挥毫题定"李沙庚点心店"六字,墨宝苍劲有力,引来众人观看,但还是无人进餐.原来"心"字少写了一点,李沙庚请求补写一点.但郑板桥却说:"没有错啊,你以前生意兴隆,是因为'心'有了这一点,而今生意清淡,正因为'心'少了这一点."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经营人生的重要.从此以后,痛改前非,又一次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市场.
人心是一笔无形资产,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巨大财富.对于企业、商家而言,经营人心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平凡与不平凡
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日两个民族的认真精神时曾说: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人去做,那么他第一天可能擦六次,第二天可能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会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有鉴于此,,他表示,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三)成功之道
一个青年向一个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却拿了三块大小不一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选那块?"
"当然是最大的那块!"青年毫不犹豫地回答.
富翁一笑:"那好,请吧!"富翁把那块最大的西瓜递给青年,而自己却吃起了最小的那块.
很快,富翁就吃完了,随后拿起桌上的最后一块西瓜得意地在青年面前晃了晃,大口吃起来.
青年马上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瓜虽无青年的瓜大,却比青年吃得多.
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么富翁占有的利益自然比青年多.
吃完西瓜,富翁对青年说:"要想成功,就要学会放弃,只有放弃眼前利益,才能获取长远大利,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四)和为贵思想协调人类发展
在20世纪,人类开始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重要性.一些学者更发现已有基本理论观念存在问题,导致人类社会提系列危机的存在民族冲突、文化冲突日益激烈,甚至有人放言,文明冲突将代替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成为世界的主题.针对这种现象,专家引用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文博士生的话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一些学者认为,在道德伦理层面,孔子智慧可以起到主导作用已为大家公认.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主要指多样性的统一,多样性是"和"的先决条件,同时亦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事物仅停留在多样性是不够的,还要多种事物和谐相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人类社会的发展表明,少数几个大国瓜分世界的局面是不可能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