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进行归划和设计
首先,我的近期规划是尽快融入新的工作环境,熟悉同事并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掌握自己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技能,通过仔细研读课程大纲,认真备课,广泛吸取同事和领导的意见和经验,不断完善课程内容,提升教学技能,迈好教师生涯第一步。
其次,我的中期规划是不断学习,夯实理论基础并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认真开展教研工作,积累教学经验、积极参与科研任务实现质的提升。
最后,我的长期规划是关注学生的点滴变化,理解学生,欣赏学生,并针对他们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成为学生信赖的朋友与导师。同时,我也会积极推进班级或者学校建设,实现组织目标,为教师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我的幼师职业生涯规划?
1.自我分析 什么工作是最适合我的?我自己的性格,兴趣又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如何找到一个可发挥特长,展示知识技能,并从工作中积累更多的经验?这成为我最先考虑的问题,我苦苦思索着。我是个喜欢孩子的人,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或许会觉得更自在。在不知不觉中,我喜欢上幼师这个职业,于是选择了幼师专业,并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成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可以守时,不迟到,可以给孩子们树立一个好榜样。我认为自己的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在专业上还有许多不足,所以平时我注意多看书、多学习理论知识,来使自己不断充实起来,紧跟时代的潮流。我也希望等放假了去实践,获得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性格开朗,看事物喜欢从多角度思考,不会局限于某一方面,性情温和,富有爱心,对外界事物特别敏感,有永不言弃的耐力,好胜心强。 2.对糼师的理解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幼教不仅要学会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爱是幼教工作者的灵魂,深层次的爱就是要做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善待幼孩子。教师应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爱孩子应该是高于母爱的广博之爱,是奉献给每一个孩子的爱,它要求我们做到“良莠兼收” ,应承认差异、正视差异、因材施教,尽自己的努力使每个孩子在自身基础上实现飞跃,各种能力得以发展,让欢乐与成功伴随着每一个孩子的时时刻刻,教师也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应抱有“不抛弃、不放弃”的思想,因材施教。 我觉得老师的技能也是很重要的,要会布置教室,尽量多给孩子们点不同的背景,让他们更加认识外面的世界。老师应会给孩子们制作些简单的玩具,让他们在幼儿园能过的快乐。老师要有更多的耐心,在孩子们难过、不快乐时,给他们能多的安慰和劝导。老师应在上课前做好功课,在孩子们面前表现最好的一面,让他们上的课也是由老师精心准备的,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用心。老师既应对孩子一视同仁,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提出合理而严格的要求。老师的情感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恰当地运用表情、姿态、语言去感染孩子。 学前儿童独立生活能力缺乏,他们不仅需要老师对他们生活上的耐心照料,行为品德上的耐心引导,而且需要得到教师情感上的关爱与呵护。尤其是新入园的孩子离开父母的怀抱来到教师身边,从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环境,或许会使他们很难适应,他们希望幼儿园会像他们自己的家一样,渴望老师像妈妈那样给他们爱抚,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依赖。 3.如何努力 作为学生,最基本的就是先学好学校里的知识。根据时代的发展,拓展知识、提高能力。我想提高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能力,找机会去实习,培养职业素质,强化爱心、耐心与细心。但我会一直努力的,“勤能补拙”,只要我们肯学,就一定能学好的。
教师职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下岗倒不至于,除非有重大过失,老教师有经验,新教师找关系。所以教师职业是很稳定的。近年来国家对教师上岗规定的比较死,新教师都安排到农村去增长经验,拿农村孩子当教育改革的实验品,学到经验后再通过考试进入城市学校。基本是老教师退休后才增加新教师,所以教师队伍还是比较稳定的。
教师改革方向实际上国家领导们也是很模糊的,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肯定教育向何方向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检验教育成果要很长时间,所以国家这些年一直在喊教育改革。实际上每次都没有触到根本。
教师如何制定专业发展计划
好,今天我们来讨论研究的这个对象非常特殊,是我们自己,研究我们教师自己,我们如何制订我们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 那么这个课程呢,学习的目标有两个,第一个是了解教师成长的规律,那么教师的成长有没有一个规律呢?我们经过大量的研究,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研究,提炼了一个规律,大家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来判断自己所处于的发展阶段。教师的成长好像是一个缓慢的磨炼过程,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突出的特点使我们表现出自己成长的阶段。那么通过我今天来讲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使大家能够判断自己所处于的发展阶段,是对自己的一个认识和研究。第二个就是要判断了自己的专业发展状况以后,结合自己的情况制订专业发展计划,那么我们要求大家制订一个两年的专业发展计划,两年以后呢,我们再重新制订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那么学习这个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就是解决一个我们现在教师专业发展大家都非常关注自己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大的盲目性,很多的老师对于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的过程中走过的道路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样就浪费了我们的热情,去掉了盲目性就可以提高我们专业发展的自觉性,使我们更为有效地发展,这是本课程学习的目标和针对的问题。那么这课程学习的方式呢,第一个是观看视频,就是观看我这个讲座。这个讲座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第二个是制订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的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些思想方面的内容。然后量体裁衣,也就是说,根据我们自己的情况,我给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制订发展计划提出一些建议。那么,观看视频是一个学习阶段。第二个就是根据这个视频的学习,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每个人制订两年的发展计划,并且把你的计划跟同伴进行交流,将来在校本培训和研修中实施你自己的计划。那么这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个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这是一个理论模型判断了自己专业发展水平以后,要结合自己的专业水平来制订自己的两年发展计划。那么制订计划呢,我给大家提出一些方法性的和一些具体内容性的建议。 首先我们讨论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这里就面临第二个是制订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就是说我们应用这个模型,结合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制订计划,提出一些方法性的和一些具体内容性的建议。我们先来讨论教师发展阶段,这里就面临着一个我们根据什么来划分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如果大家很关心网上的文章,就可以看到,如果你打出“教师发展阶段”的话,能够出现很多很多篇文章,成千上万篇文章,这些文章所介绍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有些教师谈自己的专业发展经验,这个对我们很有启发。再有一部分学者的文章是介绍国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国外是怎么划分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国外划分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有的是根据教龄,有的是根据教师工作中关注什么方面,关注点,最先进的是根据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什么叫做专业自主权呢?就是教师根据他对课程的功能的理解,根据对教材的体验以及特别重要的是对学生的了解,自己确定教学内容,自己确定教学的方法、进度和评价。也就是课堂上说的决策权完全在教师自己身上。什么叫做专业发展水平高呢?就是自主权高。自主权高就是说在这些里面他自己有独立的思考,有他的个性的创造和他的表现。那么如果是按照书本、教材、考纲,按照教研室的要求,按照学校领导的要求和别人的经验去工作,那么他自己思考的比较少,就叫做专业自主权低。那么在我这个研究里边呢,我就没有采用这种很先进的方法,用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来划分大家的专业发展阶段,为什么呢?因为我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还是比较齐全的,虽然我们课改强调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但是实际上我们还是很齐全的,大家这些地区的具体情况我不是特别清楚。也可能我们农村学校宽松一些,在北京现在一个月一小考,两个月一大考,还要统测,还有中考和高考。所以教师不但不能够自己确定教学内容,连进度都不能确定,考核方法也不能够确定,因为都要受考纲、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所以我们中国教师的专业自主权相对比较低,但是我们教师的发展水平并不低,所以用这个先进的方法来确定我觉得不太适于我国的国情。所以在我这里,用了两个比较模糊的指标,一个是一部分素质,教师所表现出来的一部分素质,还有就是教师的工作业绩,工作业绩呢我们是很容易自己判断的。那么根据这个,我们把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在我这个研究里头,把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划分为五个时期。但是最开始研究,我也有一个基本假设,我这个基本假设呀,没有把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划成五个时期,而是划成三个时期,划成了哪三个时期呢?第一个,我这个问题是1999年研究的。当时划出的是,第一个是适应期——适应教学工作的时期;第二个叫做发展期,也就是说适应了教学工作以后逐渐积累经验走向成熟的时期;第三个是创造期。但是我带着这个基本假设,到了十个省,我们这些参加培训的老师的省,有的也参加了我这个研究,去调查的时候发现没有那么简单,首先就发现发展期的老师很多,不好区分,情况不太相同,所以我们就去掉了发展期,把它变成了发展前期和发展后期。所以现在在我这个研究里面呢,把发展期去掉了,分成了发展前期和发展后期。那么当时呢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分成适应期、发展前期、发展后期和创造期。进入新世纪以后,继续用这个模型去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时候,就发现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准备期对教师也非常重要。也就是说还没有当教师,在之前你的素质,专业的准备怎么样也非常重要。什么叫做准备期呢?就是进行了专业准备当学生的时期,过去为什么我不认为准备期重要呢?我们的小学老师基本上来自中师,中师的专业准备是非常好的。对于当小学老师所需要的教育方面的知识和实践锻炼都比较多,所以教师的准备期是比较完善的。那么中学老师呢,一般来自高师,高师的专科非常重视教育的训练,比如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法以及教育实习非常受到重视,所以进入教师队伍以前的准备也非常好。高师本科呢也有一部分学校很重视这个方面,但是进入十七世纪以后呢,我国教师队伍的来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小学老师现在中师去掉了,很多地区没有中师,所以我们小学老师没有固定的来源,来源非常广泛,而且学历层次提高了,很多是来自于专科或者本科毕业的。那么中学老师呢在北京这个地区现在已经有30%是硕士研究生,那么来自于很多的学校,有些学校还专门喜欢来自于综合大学的来当老师。但是,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有专业准备,什么叫专业准备呢?就是说如果是一个专业,它要进行专门的专业的思想技能的训练。不是有文凭就能当,如果认为有文凭就能够当老师,那就降低了老师的专业入口的水平。比如李老师我有文凭,现在我驾车,开车带你去哪,你一定要问李老师你有本子吗?我即使有了本子,你还要问,李老师您拿到本以后您开过车吗?我就会回答,李老师我有本科的文凭,我有学位,我还有职称,我没有开车的本子,我也没开过车,那么你敢坐我的车吗?所以司机的专业水平是被人承认的,认为必须有本子,光有本子还不行,还得有实践锻炼的一段时期。如果我现在有文凭,我想给你拔牙,你会问我李老师您拔过几牙呀?我说我一个都没拔过,那你肯定不会放心地让我拔。因为什么呢?虽然我有文凭,但是我没有专门学过牙医,而且我没有拔过牙,我现在拿你来练手,给你拔牙,你肯定是非常不信任的。但是为什么觉得教师有文凭就可以干呢?这就是对我们教师的准备期的专业认识不足,所以我就专门把这个研究中加了一个准备期,所以现在呢,我谈的这个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有五个时期:准备期、适应期、发展前期、发展后期和创造期。下面我就来一一描述一下,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考虑,哪个特点更适于我们,我说的是根据业绩和部分素质。那么适应期的业绩是什么业绩呢?就是能上课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我们用一句比较概括的话来说,就是教师初步形成了教学能力。这个时期的教师最突出的素质特点,第一个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初步形成,我说的实践能力是指的什么?实践能力如果我们把它细化一下,实际上就是你了解了学校工作的要求,作为教师有很多特殊的要求。那么我们呢,教师的行为规范举止言行应该是什么样的?他的品德给学生的影响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了解了。第二,我了解了自己所教的那门课程的要求,比如我们现在是教体育的,那我就了解了体育课程应该是怎么样的。我是教语文的,那么语文课程,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如果我是初中老师,初中的三年级以及高中和小学这些之间的衔接,如果我是教高中的,那么高中的整体课程我都了解了。第三个我了解了学校的人际关系,这也是很重要的,学校的人际关系最主要的关系就是师生关系,然后还有跟家长的关系,跟同事的关系,还有跟领导的关系,这个我都了解了、自如了。再有呢我了解了学校工作的节拍,我们老师的工作是很神奇的,不适应这个节拍,就感觉很累,而且还讲不好课。这个节拍就是四十分钟要完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休息十分钟,这十分钟不一定休息,也许还要处理班里的事情,又完成另外一个完整的循环,一天我们老师要完成四五个这样的循环。如果你不了解这个节拍,可能没到一节课讲完了,或者这节课你准备的东西没有讲完,这样就会使得你的工作非常被动。我说的这个什么叫做教学能力形成,就是了解了教师工作的要求,了解了学科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了解了学校的人际关系,适应了学校工作的节拍。有了这四点,你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了,也就是说教学实践能力初步形成了。第二个,素质发展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发展不平衡,大家也看到,适应期是教师专业发展阶段里面比较初期的时期。为什么说他的素质发展比较低,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呢?适应期的老师的工作状态我给大家做一个描述,他最关心的最关注的是什么?是书本、教参、考纲,他备课的时候最大的参照物就是教材和教参,他按照教材和教参上的规定仔细地准备课程,而且现在多媒体这个信息技术发达了,他还可以看到别人有什么优秀的经验,有什么好的多媒体课件可以使用。那么他把这些都综合在一起认认真真地准备好自己的课,每堂课都准备一个非常严密的教案,这个教案里面把这个教学过程分成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老师说什么,师两点,生两点,意思就是说,我说什么我希望学生回答什么,我做什么我希望学生做什么,一步一步都写得非常规整、非常详细。然后这个教案,如果你去观察他的课,你听他的课,他就会给你一个他这个教案,你坐在课堂上就会发现,他完全按照这个教案,把它当做脚本,来推行这一节课。那么如果他说师说什么,他提出一个问题,他希望学生回答什么,那么他接着讲下去;学生的回答不是他期望的,他就会千方百计地启发,等学生说完了他再讲下去;如果学生的回答跟他不一样,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他就会削枝去叶,回到了自己的主干上。有的东西,他在讲好像学生已经会了,他还是认真地按照教案上讲,有些东西他都讲完了,学生好像还是有哪不太清楚,他也不知道哪不清楚,哪些学生不清楚,为什么不清楚。所以他有点像投手榴弹,姿势做得非常的准确,问题是这个手榴弹炸没炸,在哪炸的,他把握不了。所以他的素质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就是说他在教学有的时候不尽人意。发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2643261展不平衡是什么意思?他关注自己怎么教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在学习中的变化不够关心,那么他这样的老师最后变成什么样?当然我说了,刚工作一年两年的老师是要这样工作的,因为你还不会走就想跑是不可能的,是要这样的刻板地、一点点地训练。我说的适应期的老师不是工作了一两年,而是一辈子就这样工作。那么这一辈子他和学生都受谁的影响呢?受教参和教学考纲的影响,在这里边我觉得他可能对教育工作的理解有点偏狭。因为教育工作是人对人的影响,是你老师在课堂真实的情景下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使学生产生了变化,而他的这个教学呢,老师和学生都被教参、教材、考纲死死地束缚住了。那么他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就是说我怎么做好工作,我就是每天兢兢业业地备课,上课我完整不漏地把我的教案推下去。当然我说的适应期老师不是说这个老师师德不好,师德有什么,对工作不认真,非常认真,我说的是他的一种素质表现出来的外在的工作方式。那么这种老师在我国的农村里边还是比较多的,在课改以前我在十个省调查的时候,自己认为处于适应期这种工作状态的老师占到85%。他们就是兢兢业业地备好课、教好课,被书本、教参、考纲所控制,没有经历和没有意识去考虑在这个教学中学生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那么度过了适应期,他当然主要的问题是对学生关注不够。课改以后,我们特别强调关注学生。所以课改以后再让老师们自我评价的时候,适应期的老师的比例大大的减小。现在在北京呢,我让他们评价的时候大约占到三分之一,在农村呢大约占到二分之一,就比过去比例减少了。那么经过了适应期有一段老师感觉教学能力提高很快,逐渐走向成熟,但是过了适应期进入发展期的老师有85%终身停留在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很复杂,所以我们去掉了这个阶段,把它分成两个时期,一个叫发展前期,一个叫发展后期。那么什么是发展前期呢?发展前期的业绩表现出来的是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这个老师他出色地完成任务,就是他自己的工作自己感觉是很得心应手的。那么他的素质特点有这么两个,第一个,教育教学工作不光是教学,而且是教育学生的工作非常熟练,非常有经验,不带课本也能够讲课;别的老师病了,跟他不是一个内容让他带课,没有问题;一个很乱的班交给他半年整理得井井有条。工作非常熟练,逐渐积累了经验。素质全面,不但考虑教师怎么教,书本上怎么说的,而且还考虑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他不断地积累经验,他已经知道学某个内容的时候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学哪个内容的时候学生容易出现什么样的错误。所以他在备课的时候既备教材,也备学生,把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都备在他的课里边了。所以他素质全面了,工作的效率也就提高了。如果这个老师再对中考和高考的规律研究得比较透彻的话,那么他就是一个领导放心、家长满意、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每回我在国际会议上谈到这种老师的时候,都会有人马上举手,说这样的老师怎么促进他继续发展。在我国目前的教师管理和聘任的方式上,好像还没有方法来促进这些老师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国的发展前期的教师比较多,那么这么好的老师为什么我说他是处于发展前期呢?这些老师在他的素质里边有这么一个潜在的东西,是什么呢?由于他的经验和他的熟练,在他的脑子里形成了一个叫平衡点的东西。平衡点,那么这个老师是靠什么工作呢?不是靠着学习到的先进的理念,别人的先进方法或者是什么上级的要求等都不是,实际上指导这个老师工作的就是他自己的经验所积累的这个东西,我们管它叫平衡点。所有的新的东西,他听到了以后经过他这个头脑中一过滤都回到了他自己原来的行为习惯和经验上去,这个就叫平衡点。有了这个平衡点,他不愿意接受新的东西,不愿意听很多新的讲座,他觉得耽误时间,这事我都知道怎么做。他对自己的经验非常相信,相信到什么程度呢?从来不做科学的、批判性的反思,他不是不反思,而是他不是科学的、批判性的反思。那么这些老师呢,这个平衡点进一步的发展容易产生一个什么呢?这个平衡点容易造成这个老师的一种心态,刚才我说了适应期的老师时间长了以后,他的心态会对教育工作的理解有些偏狭。他个人和学生都被书本、教参和考纲控制住了。而这些老师呢不是这样的,他应用自如,他容易产生一种心态叫做封闭心态。所谓“封闭”,就是不愿意尝试新的东西,不愿意接受新的东西,而非常愿意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工作,产生的一种心态叫做封闭心态。那么具有封闭心态的老师,我们就可以判断他是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发展前期阶段。那么具有封闭心态的老师存在什么样问题呢?虽然他的工作得心应手,但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改革的意识能力不足,提出一些改革,跟他原来的经验冲突,原来的经验不好使了,所以他就要感到一些不适应,要思考,但是他有点,不盲从,他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但是他判断的结果最后总是还是自己原来的好,所以他改革的意识和能力不足;第二个,知识面狭窄,用进废退。因为他只关心自己教的那个东西,比如这些人教初中语文的时候,他就关心初中语文的这些内容,反复地练习初中语文的这些东西,怎么把它讲好,怎么研究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别的都不关心,原来学过自然科学的知识都忘了,原来学过其他的文史哲的东西都忘了,甚至于小学的语文他也不了解,高中的语文也不了解。时间长了变成一个什么呢?教什么会什么,那么教小学语文就会小学语文了,教初中语文就会初中语文了,教高中语文就会高中语文了。小学和初中这一块都不会了,那么这个用进废退,治失眠的狭窄对他的教学效果有没有影响呢?我没有做过直接的调查,在我们目前的考试状况下好像影响不那么突出,但是对于他的封闭心态越来越严重。而且现在我们经常有这样的评价,这个班里边学生的成绩好,这个老师就是教学水平高,就是他工作负责,教得好。那么使得这个老师更加狭窄,不再是关心所教那个段的语文,而是就关心他教的这几个班。如果我们有五个班,他教两个班,我就关心这两个班,甚至于跟其他的两个班去比。那么他就越来越狭窄,这个对他的发展是很不利的。科研能力差,这些老师不是不搞科研,经常也做科研课题,他的科研课题是怎么产生的?是领导派的,或者是给专家打工,做一些课题,或者是教研员分配给他的一些科研任务,不是他自己发现的问题。为什么他自己发现不了问题呢?因为他对自己的经验非常相信,如果出现了问题,那么都是客观原因。比如学生厌学,是因为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影响,教学的资源的不丰富,学校领导的眼界的狭窄,同事之间的互相交流少,全是这些客观原因,不是他自己的原因。如果不是我们自己的原因,我们的研究就没有动力,而且这些原因我们解决不了。我曾经让我们有的学校就是我们四川也好,云南也好,甘肃也好,农村的老师来排列影响他们教学质量的问题。我访问了十所学校,这十所学校,他们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前三个都不是老师。基本上第一个是学生,学生受社会影响厌学,留守子弟祚,这样的,学生的流动性强;第二个是学校的设备不完善,老师的配置不好;第三个是教学条件和那个什么这个不批判,等等。再下边才是跟老师有关。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前三个问题的解决都不是靠他的研究能够解决的。所以时间长了以后,它的研究能力就比较差,不能够从自己的工作里发现问题。另外刚才我跟大家谈到教师专业发展,有发展就有退化,只研究发展不研究退化不是全面地看问题。实际上国外在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也研究教师职业退化,把教师的职业退化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叫浅度退化,第二个叫深度退化。当时我在国外当访问学者的时候,虽然我没有专门研究教师这些退化,我也看了一些他们的研究材料,也访谈了他们一些研究专家。我就看到他们浅度退化核心的关键词就是封闭心态,也就是说有了封闭心态的老师就出现了浅度的退化。深度退化的核心词叫做以个人为核心,那么我就访问了研究的专家,怎么来判断一个老师具有封闭心态?他的心里头有封闭心态你怎么能发现的?他说我们是用行为表现来体现人的心情的。我说那你用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呢?他当时就给我列了四条,有两条我没记住,因为那是很早以前了,有两条我就记住了,因为它跟我很像,我就记住了。说表现封闭心态的动作第一个是开会不带笔记本带杂志,我们这老师可能不是带杂志而是带学生的卷子和作文本。意思是什么呢?开会听报告还没有讲呢,我就知道没什么可听的,我都知道怎么做,最多有点什么新鲜的东西,我听了以后我也不打算去做,所以我不用记,我回去也不用去看,我只是听听而已,或者是甚至我不听我还是判学生作业吧,浪费我的时间。这意思就是还没听呢,脑子里就觉得没用,这种感觉。第二个,开会坐门口,随时准备走。这说明国外啊,他这个教师培训和开会也是有跑勤的,我坐在门口然后我出去干别的事,然后我再回来,意思还是说还没听呢就觉得没用。就是这种动作经常发生不是偶尔一次发生,而是经常发生这样动作的人实际上表现出来的一种心里对一些东西的抵制和不愿意接受。那么深度退化呢以,个人为核心,教师的以个人为核心和一般的社会人士是不一样的,教师这个群体是很特殊的,教师的以个人为核心就是把教师的个人利益和学生的发展情况联系得过于紧密。那么具体怎么说呢?我也让他们解释了一下,说以个人为核心最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抢占学生的业余时间。比如语文老师和抢自习,物理老师和化学老师抢自习。那么我说这个抢占个人时间不是为学生好吗?说学生的业余时间是自己支配的,不是都需要听你所讲的这个东西,而你讲的这个东西是为了提高全班的平均成绩,而全班的平均成绩跟对老师的评价,甚至于老师的待遇和整个学校的声誉,学校的建设的水平和学校的教师待遇是直接联系的,所以联系得这么紧的时候老师的思想会发生变化。当我们开始看到一个学生不努力学习的时候,我们会担心将来他怎么办,可是后来我们逐渐变化了,我们特讨厌这学生,为什么呢?他老拉我们班的平均成绩。那么这个思想的变化,实际上就已经进入了深度退化的边缘。也就是说,已经把学生的学习状况跟自己工作的名誉、名声评价联系得过紧了,那么我发现我们国家这个情况还是比较多的。比如我们召进十个班,美其名曰,分槽喂养,实际上是根据学生进来的时候,途径不同,哪个是考进来的,哪个是花钱进来的,然后我们把他分别的对待,给予不同的教学内容,配以不同的师资,给予不同的关注度。说是分槽喂养,说是因材施教,实际上是披着这样美丽的外衣。很小的时候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为什么呢?为了使我们有些学生能考上哪,有些学生能考上哪,有些学生爱怎么着怎么着吧,这样不影响我们学校的升学率,也使我们学校的声誉和社会地位提高。还有的比较严重的,把学生的学籍搁到别的学校去,不影响我校的升学率。最严重的我听说有给学生开残疾证明,这个残疾证明给学生和家长的打击是终身的,终身蒙上了阴影。但是实际上开一个残疾证明就不计入升学的那个四率的评比了,这一个学生就影响这么一点,百分之零点几的这个,你也要这么损害他,这就是严重的以个人为核心的行为,这些不都是都要教师的行为,有体制和机制的原因,所以教师职业退化。大家可以看到,教师职业退化的最开始的初期的东西是封闭。刚才我讲到的,发展前期的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形成的平衡点,容易形成的封闭心态是教师职业退化的开始。所以这处于发展前期的老师,在职业退化方面应该特别具有警惕。再有一个叫做教师职业倦怠,凡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都容易发生倦怠。我们经常有一句话,就是说我们上课不能带着情绪,这样会影响学生。这又是把话只说了一半,学生的情绪和家长的情绪也影响教师,而且是积累的。所以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比如律师,执业倦怠就很严重。律师虽然他的专业很被承认,社会地位很高,但是跟律师打交道的人心情都是很不好的。还有一些医生,比如外科医生,跟他打交道的人,马上要动手术了,都是心情不好,这种心情影响了这个职业。教师也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影响,而且是累积的。就造成一种心理疾病,所以有很多人说我们教师有很大的比例都有心理疾病,不是说我们有心理的那种不正常的疾病,而是在我们的心里产生一种倦怠的情绪。什么叫做倦怠?倦怠有三个表现,第一个叫情绪衰竭,就是你感觉特别累。特别累呢,如果你确实一周二十几节课,二十节、二十四节、二十二节,你确实是很累,这个就不是倦怠的问题。比如我们北京,平均十节课的老师占25%,但是也感觉到身心疲惫。各种的杂事围绕着他,去个性化,大家知道教育是人对人的影响,教师的个性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我们很多教师在重重压力下失去个性。一天到晚就是宿舍、食堂、教室,然后考题考题考题,就是关心这个。自己本来有的女同志小鸟依人,看不出来,都是一个模样,脸板着耷拉得很长,很严肃,看着就压力很大,脸上就写着我很累;有的人心直口快,看不出来;有的体育老师宽阔的肩膀,有什么事你就找我来吧,给人一种放心的可依靠的感觉,看不出来。去掉了个性,进了学校以后,老师再穿一个校服,看不出谁是教语文的,谁是教音乐的,谁是什么性格。成就感降低,就是我们经常的评比,经常的检查,当我们在获得荣誉的时候,感觉是舒了一口气,而不是感觉由衷的高兴。说可过去了这次,比赛可过去了。那么这三种想法合到一起就叫做职业倦怠。在我国职业倦怠最严重的是情绪衰竭,什么叫情绪衰竭呢?就是这种感觉每天特别忙,为什么忙?满目的都是领导布置的工作,到底为什么忙?这个忙有什么价值自己也不太清楚,工作了那么二十年,回头一看,很茫然,我这么忙我究竟有什么价值?工作繁多各种各样,难免心烦简单处理,工作了二十年以后,回头一看,不是感觉到平凡伟大,而是感觉到很平庸,处于这种心态的人就属于情绪衰竭。曾经呢,我对老师做过调查,很多老师都认为身心疲惫。为什么身心疲惫?各方面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