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是什么原因
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跖筋膜炎,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表现为跖筋 膜纤维断裂及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附丽处骨质增生及压痛 ,侧位X 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但是有骨刺不一定有足跟痛,跖筋膜炎不一定有骨刺。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引起足跟痛的原因主要有:
1)跟骨骨刺:多见于老年患者,当有足跟痛时,经过拍摄X光片,可以发现跟骨结节处
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但是,临床上发现骨刺不是导致疼痛的直接原因,只是隆起的骨刺,更容易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其足跟疼痛的程度与局部炎症反应的轻重有关,而与骨刺大小无直接关系。
2)足底跖腱膜炎:足底跖腱膜是足底维持正常足弓、缓冲震荡、加强弹跳力作用的腱性组织。长时间的行走、过度的负重,都会引起跖腱膜的劳损,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症状。
3)足底脂肪垫萎缩:老年人的足跟痛较为复杂,除了以上两种可能的原因外,还有老年人本身的足底脂肪垫萎缩,其缓冲震荡、防止摩擦的作用减弱,使局部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出现疼痛。
足跟痛的最好治疗方法是采用中医外敷黑膏药的方法,中医外敷黑膏药治疗方法通过膏药贴服于表皮,活血化瘀,通经舒脉,达到根治的效果。
足跟痛的预防
1.青少年跟骨骨骺炎多数由于跟骨外伤,长期跑跳引起,因而在此期患者,跟骨骨骺正在发育阶段应避免跑跳,尤其是高处跳下。在症状早期应注意此点。
2.老年性足跟痛多由于劳损,跖腱膜炎,跟骨结节滑囊炎,脂肪垫变性引起。此期应避免长期站立,长期行走,抬高足跟可以减轻足跟负荷。穿软底、后跟部垫一软而圆型垫,圆垫中央凹陷,高度约2~3厘米高,这样使全身重心前移,减少足跟部受压,减肥治疗。
3.平足症引起足跟痛是由于足弓减少或消失,足跟骨向前倾倒,则在长期行走时疼痛出现,故应在足底中央垫一软垫,软垫高度2~3厘米,并使内侧高外侧低,中央高前后侧逐渐变平,呈斜坡状。
4.外伤性跟骨痛多由于石膏固定不当,在制做石膏时足底应用力将湿石膏向足心挤压,以免因长时固定石膏做成平底,而引起足弓消失。同时尽可能减少卧床时间,尽早下地步行锻炼。避免脂肪垫萎缩。
足跟痛的注意事项
一、尽量避免穿着软的薄底布鞋。
二、在足跟部应用厚的软垫保护,也可以应用中空的跟痛垫来空置骨刺部位,以减轻局部摩擦、损伤。
三、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四、温水泡脚,有条件时辅以理疗,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
五、当有持续性疼痛时,应该口服一些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
六、如果疼痛剧烈,严重影响行走时,局部封闭治疗是疗效最快的治疗方法。
七、外敷贴剂赵 氏 养 生 膏 贴,特效治疗足跟痛,方内融合地道野生药材之精华,独特秘制组方,直接敷贴于患处,通过药力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快速起到温经通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强筋健骨等作用,刺激神经末梢,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之目的。 更安全更彻底 。
脚后跟疼是什么原因
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跖筋膜炎,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表现为跖筋 膜纤维断裂及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附丽处骨质增生及压痛 ,侧位X 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但是有骨刺不一定有足跟痛,跖筋膜炎不一定有骨刺。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引起足跟痛的原因主要有:
1)跟骨骨刺:多见于老年患者,当有足跟痛时,经过拍摄X光片,可以发现跟骨结节处
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但是,临床上发现骨刺不是导致疼痛的直接原因,只是隆起的骨刺,更容易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其足跟疼痛的程度与局部炎症反应的轻重有关,而与骨刺大小无直接关系。
2)足底跖腱膜炎:足底跖腱膜是足底维持正常足弓、缓冲震荡、加强弹跳力作用的腱性组织。长时间的行走、过度的负重,都会引起跖腱膜的劳损,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症状。
3)足底脂肪垫萎缩:老年人的足跟痛较为复杂,除了以上两种可能的原因外,还有老年人本身的足底脂肪垫萎缩,其缓冲震荡、防止摩擦的作用减弱,使局部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出现疼痛。
足跟痛的最好治疗方法是采用中医外敷黑膏药的方法,中医外敷黑膏药治疗方法通过膏药贴服于表皮,活血化瘀,通经舒脉,达到根治的效果。
足跟痛的预防
1.青少年跟骨骨骺炎多数由于跟骨外伤,长期跑跳引起,因而在此期患者,跟骨骨骺正在发育阶段应避免跑跳,尤其是高处跳下。在症状早期应注意此点。
2.老年性足跟痛多由于劳损,跖腱膜炎,跟骨结节滑囊炎,脂肪垫变性引起。此期应避免长期站立,长期行走,抬高足跟可以减轻足跟负荷。穿软底、后跟部垫一软而圆型垫,圆垫中央凹陷,高度约2~3厘米高,这样使全身重心前移,减少足跟部受压,减肥治疗。
3.平足症引起足跟痛是由于足弓减少或消失,足跟骨向前倾倒,则在长期行走时疼痛出现,故应在足底中央垫一软垫,软垫高度2~3厘米,并使内侧高外侧低,中央高前后侧逐渐变平,呈斜坡状。
4.外伤性跟骨痛多由于石膏固定不当,在制做石膏时足底应用力将湿石膏向足心挤压,以免因长时固定石膏做成平底,而引起足弓消失。同时尽可能减少卧床时间,尽早下地步行锻炼。避免脂肪垫萎缩。
足跟痛的注意事项
一、尽量避免穿着软的薄底布鞋。
二、在足跟部应用厚的软垫保护,也可以应用中空的跟痛垫来空置骨刺部位,以减轻局部摩擦、损伤。
三、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四、温水泡脚,有条件时辅以理疗,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
五、当有持续性疼痛时,应该口服一些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
六、如果疼痛剧烈,严重影响行走时,局部封闭治疗是疗效最快的治疗方法。
七、外敷贴剂赵 氏 养 生 膏 贴,特效治疗足跟痛,方内融合地道野生药材之精华,独特秘制组方,直接敷贴于患处,通过药力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快速起到温经通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强筋健骨等作用,刺激神经末梢,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之目的。 更安全更彻底 。
脚后跟疼是什么原因怎么回事
引起足跟痛的原因,一是退行性改变,二是慢性劳损。中老年人常有足跟部软组织萎.缩和组织功能退化,使得局部保护能力降低,而且足跟部是承重较大的部位,容易发生慢性劳损,使得局部出现损伤性.病变。走路时,足跟踩着硬.物或足跟部着地过猛等都可导致足跟部的组织损伤,引起疼痛。长期负荷过重或韧带松弛会使跟骨的受力点发生变化,在受力点发生新的损伤和产生无菌性炎症时出现疼痛。骨质增生使跟骨骨刺形成时,反复挤压和刺.激可造成局部炎症反应。
通常,足跟部的软组织劳损和骨刺的形成并不一定就会引起足跟痛发生。许多时候是在劳累、寒冷、潮.湿、久站、奔跑、身体超重、走不平的路、穿不合适的鞋等诱因作用下,肌腱韧带即会发生慢性反复损伤而产生无菌性炎症,出现渗出、水肿、粘连或滑囊形成,局部压力增加,于是引起疼痛、跛行。造成足跟痛的其他原因还有:跟骨骨折、跟腱滑膜炎、跟骨骨膜炎、跟骨下脂肪垫损伤、跗骨窦软组织劳损、跟骨结核、肿.瘤等。
足跟痛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影响人们的行动和生活质量,提醒中老年朋友及早作好防护,远离足跟痛。
如何预防和减轻脚后跟疼:
第一:选择穿轻软合适的鞋子,使用海绵跟垫,减轻足跟压力,防止跟骨损伤
第二:老年人应当防止过度负重及用力,包括控制体重,避免重体力活动
第三:坚持足部锻炼,以增强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力,如赤脚在沙地上行走
第四:坚持每晚用温水泡脚30分钟左右,或者给足部做简单的按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第五:外敷贴剂赵 氏 养 生 膏 贴,特效治疗足跟痛,方内融合地道野生药材之精华,独特秘制组方,直接敷贴于患处,通过药力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快速起到温经通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强筋健骨等作用,刺激神经末梢,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之目的。
成功治疗“脚跟痛”的秘方:
1)取乌梅200克,加水浓煮30分钟,去梅,加白醋100克。待温度适宜,泡脚。
2)用肥猪肉,酒适量。肥猪肉切片,蘸热酒敷患处。
3)取复枯草50克、食醋1000毫升。浸泡2--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水汁备用,待稍温后浸泡患处20分钟,先熏后洗,1日2--3次,1剂可用2日。
4)用威灵仙5--10克(捣碎)、陈醋适量。调成膏状,备用。先将患足浸泡热水中5--10分钟,擦干后将药膏敷于足跟,外用布绷带包扎。晚上休息时,可将患足放在热水袋上热敷。每2天换药1次。
5)取五味子12克、乳香12克、牛膝20克、白酒适量。前三味共研细未,调拌白酒,外敷贴患处。
6)用白芍药30克、怀牛膝15克、甘草10克、元茴3粒、白酒及醋各30--50毫升。前3味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药渣加元茴再煎,沸1--2分钟后加入白酒及醋,趁热熏洗患处,每日1剂,7日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愈
脚后跟非常疼是为什么?
请问专家,走路时间长后,脚后跟痛是什么原因?谢谢.
李海松:脚后跟疼的原因也是比较多的,现在认为一般
是与跟部的骨内压增高有关系,现在有脚跟疼痛患者,骨科常常采用一种钻孔减压的办法,但是有些并不是骨内压增高,现在中医说的肾虚的人,也会出现这个脚跟疼痛的现象,特别是有些女性,或者产后,或者有些比较长的体质比较差的人,容易出现脚后跟疼痛,这种疼痛中医说与肾虚有关。脚后跟疼,快两年了,一直治不好,怎么办?谢谢!
足底筋膜炎大多以保守治疗即可奏效。例如最简单方法就是休息不走动,对于早期的筋膜炎这样就有效了。还有像口服镇痛消炎药,或者在症状教轻微时可以按摩及牵拉足底肌肉,并加强训练肌力,以减少复发机会。另外可利用各种足跟垫分散足跟压力,在各个医疗器材店都可买到。而专业的运动员可在运动时用固定胶带绑扎,增强足弓支撑,也可减轻症状。
如果这样都没有效,还可以接受物理治疗,如超音波等深部热疗。此外还有人建议可用震波治疗。如果这样还没有效,还可以使用局部注射类固醇,大多患者反应十分良好。但需注意的是每次注射需间隔一至两周,并不超过三次,且位置需避开足底脂肪垫,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脚跟疼是怎么回事
脚后跟痛有很多原因。脚后跟痛可能是跟骨上长有骨刺。长骨刺是引起脚后跟痛的主要原因,但不是惟一的原因。多数人的脚跟痛是因为长骨刺后,引起了跟骨滑膜无菌性炎症而引起的。当然还有可能是跟腱损伤、跟腱炎引起,或者跟腓、跟胫韧带等周围组织损伤等原因。且你的情况还伴有腰痛,还要考虑是否有腰椎间盘突出等.另外缺钙,肾虚也会有脚后跟疼的现象。老年人因足跟痛就诊的比较多,而且女性患者较为常见。足跟痛好发于足跟的底部以及后部承重的部位。足部长期承受人体重量及各种运动的负荷,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加,韧带退变松弛,或不当的长期过度运动,足部韧带的附着点容易引起慢性的累积性劳损和相应部位的骨质增生,从而产生疼痛症状,跟骨最常见。X线侧位片可见跟骨的跟腱和跖腱膜附着部位有尖形或钩形骨性突出,大小不等。治疗方法主要应减轻局部负担,调整脚部受力,最好穿有弹性的鞋如旅游鞋,或应用“护跟” 脚后跟疼的原因有很多种,平时注意保暖可以热敷或用热水泡脚,也可能是站的姿势不对引起的。如果站立时把身体的重心放在脚后跟上就会引起脚后跟疼。 建议去拍一张片子,如果拍片有增生,那么就是因为增生引起的疼痛,越来越痛,有可能骨刺增大吧。 足跟痛的保养方法有:1、休息;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应用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保护足跟减轻摩擦;5、功能锻炼。 治疗方面:1、理疗;2、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3、局部封闭治疗;4、矫正鞋垫缓解跖腱膜张力,减轻刺激,缓解疼痛。你介绍一个成功治愈“脚后跟痛”的秘方: 用乌梅200克,加水浓煮30分钟,去梅,加白醋100克。待温度适宜,泡脚。3--5次后可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