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1年级上学期数学的主要知识点(1年级数学应用题60道)

admin 2021-03-16 66
1年级上学期数学的主要知识点(1年级数学应用题60道)摘要: 1-6年级所有数学知识点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

      1-6年级所有数学知识点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7、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常用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基本概念

      第一章 数和数的运算

      一 概念

      (一)整数

      1 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 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例如:1168、4600、5000、都能被8整除,1125、、5000都能被125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约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

      3的倍数有3、6、9、12、15、18 ……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小数

      1 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小数的分类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 0.25 、 0.368 都是纯小数.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 3.25 、 5.26 都是带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 41.7 、 25.3 、 0.23 都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 4.33 …… 3. ……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例如:∏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 3.555 …… 0.0333 …… 12. ……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 3.99 ……的循环节是" 9 " , 0.5454 ……的循环节是" 54 " .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例如: 3.111 …… 0.5656 ……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3.1222 …… 0. ……

      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如果循环 节只有 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例如: 3.777 …… 简写作 0. …… 简写作 .

      (三)分数

      1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e69da5e6ba90e799bee5baa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 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 约分和通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百分数

      1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 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5.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6. 减法的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 比多少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一)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其中"用数学"在前面已经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只是没有用标题的形式明确给出.在这里出现"用数学"的标题,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自觉性.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概念、计算和用数学分别集中起来复习.这样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重点是复习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以及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习作一简要说明. 1."20以内的数"的复习.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与数有关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数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等)已经比较熟悉.因此,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是:20以内数的顺序,数的序数的含义和20以内数的组成."20以内数的顺序"主要使学生熟悉0~20各数排列顺序,以及各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数的序数含义"主要使学生进一步巩固11~20各数序数含义."20以内数的组成"重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11~20各数是由1个10和几个1组成的.

       2."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计算主要有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其中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论是数范围,还是计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迅速、准确地判断出怎样计算,并很快说出得数.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3."认识图形"的复习.

       本学期主要学生的活动学习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四种平面图形,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并能辨认这些图形. 4."认识钟表"的复习.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知道整时和半时.复习中,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另一方面,通过练习看接近整时的钟面(练习二十三的第9题),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 5."用数学"的复习.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图中给出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习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挖掘出形象图以外的资源.如第117页第7题,画面是一个停车场上已经停放了9辆汽车,同时还有几辆车正开进停车场,但有的汽车没有画全.如果只看画面,很难说出又开来了几辆汽车.题目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说明"又开来了6辆".使学生知道,画面上所画出的开来的汽车并没有画全,要解决"现在有几辆车"的问题,只数出画面上的汽车是不够的,必须利用"又开来了6辆"这个信息.从而,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

       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通过家长与孩子的对话给出条件和问题,学生根据用比较抽象的文字表示的条件和问题进行解答.从而,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当前课改中教师们努力追求的.一年级上册教材设计了富有童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例如6~7页的小猪帮小兔盖房、第14~15页的野生动物园、第18页的排队购票、第29页的小猴吃桃……这些都是儿童喜欢、熟悉的,可亲可近.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实际把静态的文本资源加工成动态的数学学习资源.例如教学"比多少",应充分利用主题图给学生讲述"小猪帮小兔盖房"的童话故事.让学生走进情境,认真观察、比较,感悟"多""少""同样多".再如教学"0的认识",教师可根据第29页的主题图编制多媒体动画课件:小猴玩耍、小猴回家、小猴吃桃,用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观察小猴吃桃的情境:盘子里有2个桃,小猴吃了一个,又吃了一个,盘子里一个也没有了……体验"从有到无"的变化,感知0的含义.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可以把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二、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发展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

1年级上学期数学的主要知识点(1年级数学应用题60道)

性的过程".

      按这样的理念,本册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例如,例题、"做一做"等的插图,大都展现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旨在提示教师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去探索数学,主动地与同伴交流,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教材还为学生精心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如第33页"做一做"安排了两个开放性活动,让学生通过自由自在的"滚一滚""推一推""搭一搭""猜一猜"等实际活动,感受、体验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教学中,要本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203作、思考、交流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取知识.

      (一)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取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时,课前为学生准备各种形状的物品,让学生凭借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经验,观察、交流物品的形状是怎样的,并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进而探讨"这几样物品有哪些地方相同",了解物体形状的特征……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对现实情境的感受进行探索,将感性经验进一步抽象化,发展空间观念.

      (二)让学生通过动手203作,获取数学知识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动手203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例如教学"9加几"时,在学生交流不同算法的基础上,请学生用"放进1盒凑成10"的203作活动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想法,使学生直观了解凑10的过程.接着,组织"摆一摆,算一算""圈一圈,算一算"等活动,边实际203作边进行计算,具体形象的203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外显的动作驱动内在思维活动,学生在动手203作中感悟、理解新的计算方法.

      (三)让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获取数学知识

      本册教材设计了大量合作和交流的内容,如让学生合作完成比长短、比高矮的活动,共同探讨物体和图形的形状特征,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交流自己分类的标准和分的结果等.在教学中,要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和交流,提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鼓励每一个学生去探索数学,并主动地与同伴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例如数学"9加几"时,由"学校运动会"的具体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后,把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会产生"点数""接着数""凑10"等多种计算方法.接着,请各组向全班学生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使学生了解别人和自己找到的不同的方法,由此领悟到解决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方法.同时,在交流中,学生欣赏自己的发现、欣赏本组的成果、欣赏全班发现的多种方法,不断体会成功的快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兴趣,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新课标特别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当前数学课题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为了让学生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走进学习活动,主动建构、理解数学概念,获得数学方法,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本册教材十分注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1~5的认识",教材先体现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接着让学生通过摆小棒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数含义;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材先以"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提升学生对物体形状的直观认识,接着呈现立体图形引出物体形状的名称.然后让学生尝试

  

  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在教学中,需要以教材提供的基本素材和学习活动线索,为学生设计观察、203作、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例如教学"1~5的认识"时,由学生去过公园或动物园的事例,创设"去野生动物园"的情境,先请学生观察、了解有哪些可爱的动物,再请学生把观察和数的结果告诉组内的小伙伴,讲给全班同学听,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1~5各数.接着,让学生根据数摆出小棒,或选择自己喜欢的学具卡片来摆.学生在动手203作中把抽象的数具体化,加深对1~5各数的基数含义的理解.学生通过看、数、说、做各项活动认识1~5各数,经历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不仅体会数的产生和作用、加深对数概念的理解,而且尝试用数学眼光看周围事物,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认真组织练习活动

      小学数学每节课都离不开练习,练习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册教材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练习资源,教师应不断探索如何组织练习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出发,组织丰富、有趣的练习活动,同时要关注学生在练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

      例如教学"认识半时"时,教师在学生探索时针、分针半时的时候指向特点后,让学生参与不同的练习活动.①说一说.说出画面上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上课、锻炼、看书几项活动的时刻,再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半都在做什么.②互动游戏.听一方指令拨出钟面时刻,先由教师发指令,学生拨,再同桌合作,一个说时刻,另一个拨出来.③自由选择.在钟面上拨出自己最喜欢的时刻,告诉小伙伴,这个时刻自己在做什么……最后,每个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天.每项活动环环紧扣,并且富有生活情趣.用实践活动巩固知识,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同时逐步形成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

      五、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好坏,影响着能力、性格的发展.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在日复一日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它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把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例如教学"数一数"时,教师抓住学生入学的第一节课,充分利用"美丽的校园"的画面资源,指导学生看图数数.由学生自由观察数数到有序观察数数,让学生领悟数数的方法.在这个活动中,由教师反复提问"还有什么?"使学生明白要认真、仔细地观察.并且,通过对学生的表扬——"这些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做事很认真",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是良好习惯.再如教学写"0"时,教师让学生观察"0",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0的形状,给学生讲述、演示0的写法.之后,安排了书空,描0,独立写0,使学生逐步形成写0的技能.在写0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请学生对小伙伴写的0进行评价,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怎样才能写好.还特意安排了"你认为写0时应注意什么?""想给咱班小朋友说些什么?"的交流活动.学生把自己写0的经历体验,归纳提升,说给全班的同学.学生在写0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观察、倾听,了解0的写法,通过书写、评价、交流明确书写0的规范要求,同时经历体验要认真书写的行为要求."写0"的教学活动打破了以往机械书写的格局,使学生在获得写0技能的同时,在数学思考、语言交流、情感态度和良好行为习惯方面都获得发展.

      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现代教学论认为: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成为传递知识的无声媒体,可以成为启迪智慧的钥匙,可以成为陶冶品德的潜在力量.每位教师都有深切的体会: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学生喜爱的、富有情趣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愉快地进行数学学习;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取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经历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这一切,需要良好的课堂气氛来支撑.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课堂上真正的民主、和谐,源于师生的一种爱.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交流的双向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使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以"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一课为例,在写0活动中,教师用到了这几句话"你想写0吗?""好,伸出小手看屏幕书空""在日字格里描一行0吧""你认为写0时应注意什么?""想给咱班小朋友说些什么?""老师相信你的0肯定写得很漂亮,动动手,在下面日字格里写几个0吧!"组织学生进行书空、描0、总结写0的方法、独立写0各项活动.教师的语言饱含对学生的理解,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融入了对学生深深的关爱,使学生愉快、主动获取写0的方法.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有错时,不是批评责备,而是再给学生一次机会.如请学生说出"盘子里1个桃,用数几表示?"时,出现"小猴吃了1个桃,用1表示"的回答.教师不急不躁,接着问:"那个盘子里的桃数用几表示呢?"小朋友马上说出"用1表示."又如解决"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的问题时,一位学生说出4-0,其余学生急于表达自己的等式4+0或0+4.此刻,教师给学生自己纠正的机会,以"老师没有听清楚"为由,请学生再说一遍.巧妙地为学生赢得体验成功的机会."再给一次机会"让学生感到温暖、受到鼓舞,保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护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敢想、感说,愿想、愿说,学习潜能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admin本文地址:http://my9888.com.cn/post/13806.html发布于 2021-03-1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9888美文网

阅读
分享